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3日
头版
01

在照金举办省总工会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9年8月29日)

郭大为

同志们:

省总工会举办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干部培训班,这是第一次、第一期,是激发干部干事动力的制度安排。把干部考核结果与干部选任结合,与干部培训结合,就是要解决干与不干,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问题。作为干部最看重的福利应该是政治福利,这个福利事关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把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召集在一起进行培训,其实是给大家“加餐”,加“营养餐”,目的是让大家做得更好。干部队伍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事业发展,人的问题必须放在第一位,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事业就一定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座的各位都是优秀公务员,是单位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干部队伍骨干力量、中坚力量强,事业就充满力量,且能取得成就。省总工会连续四年目标责任考核取得优秀,是全体干部干出来的,更与在座各位的优秀表现和努力工作分不开。统计了一下,这次培训40人中,其中50岁以上的20人,40-50岁之间的8人,30-40岁之间的12人。这组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同志占比较大,占了50%;年轻干部的比重还是小了一些,才崭露头角,所以,年轻干部要加把油。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说明省总工会的干部结构还不够优化。结构产生力量。干部队伍结构问题,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更加注重青年干部培养和使用,使用是对青年干部最好的培养。1984年大阅兵,国内外反响很好。邓小平同志却说,“但我说有个缺陷,就是八十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他当时从这一点讲明了加快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要性。这个问题要制度化推进,采取管用对路的办法下大气力解决,团队强则事业兴。通过一年来与同志们的接触,总体感受,同志们都有进步,都有提升,这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我们党组有信心把干部队伍带好,把工会事业干得一年更比一年好。听了同志们的发言,感觉大家信心满满,行胜于言,相信大家会干得比说得更好,期待着同志们天天进步。

培训就是补思想,给人开窍。思想开了窍,工作才做得好。怎么做到开窍,特别是思想开窍呢?关键在于学习。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我们党的领袖和重要领导人都很重视学习。毛主席曾讲,“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主席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据党史专家统计,毛主席读过136524本书,藏书的总数为96473册。毛主席一生平均每年读1645本书。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一天1976年9月8日,最后一次阅读是下午4点37分,看书看文件11次,加起来时长达2小时50分钟,平均不到16分钟阅读一次,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逝世。也就是说,毛主席在临终前的8小时13分钟还在阅读。小平同志生前用过的书房有四十多平米,大半个屋子的书都是他曾经阅读过的。胡耀邦同志提倡“每个干部要读2亿字的书,每天坚持读几个钟头,几万字不多嘛。这样日积月累,2亿字不算多吧”。据他的女儿满妹(李恒)回忆,胡耀邦同志书房的书架几乎高达房顶,两面墙摆满之后,中间再加一排同样的书架,这样书架之间仅能供一个人通过。在他最后两年多的岁月里,又通读了一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并写下了24本读书笔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走30里路借书,这种追求知识、渴望知识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人给世界上的十大企业家作了个统计,他们平均两周看一本书。读书的人都有一种体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泛泛地看不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学习力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学习思维就会僵化、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就得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读书、做事、做人,都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阵子的事。大家要用这个理念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这次培训也是一次红色教育,这几天,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力量。当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的照金(传说隋炀帝巡游此地,身穿锦衣绣袍雨后映照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开展了艰苦卓绝、载入史册的西北革命斗争。照金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两点一存”,即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到铜川照金,他指出“照金精神在今天还是很适用的,要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事业就固若金汤了。” (下转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