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18日
头版
01

铜川有了服务职工的“超级综合体”

经过近600名劳动者历时两年的建设,铜川市职工文化中心在新时代实现了“重生”,成为集职工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职工乐园”

10月9日傍晚,雨后铜川新区的街道略显冷清。但位于长虹北路的铜川市职工文化中心却异常热闹——室外,在动感的音乐声中,群众的广场舞跳得正嗨;室内,市金融系统举行的大型合唱比赛正在彩排……当日,心情愉悦的还有市总工会的干部职工,因为他们有了新的办公场所。

新时代,新地标。总投资1.876亿元,占地34亩,建筑面积达21872平方米的铜川市职工文化中心正刷新着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人文化宫”的认知,更激发了全市广大工会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从“命运多舛”到“凤凰涅槃”

铜川因煤而兴,也因此诞生了铜川市工人文化宫的前身——铜川矿区工人文化宫。半个世纪以来,是铜川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会、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

然而这所“职工乐园”却“命运多舛”——因火而毁、二次重建,火极一时、无人问津。

“随着时代变迁,房屋老旧、设施老化的工人文化宫走向了衰落,直至关门。”回忆往昔,铜川市职工文化中心主任房涛感慨地说,“这也成为了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新时代,新机遇。面对群团改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契机,铜川市工人文化宫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建设期间,项目牵动了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心,更得到了省总工会原主席白阿莹,铜川市委原书记郭大为,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等领导的重视。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工程建设得到了各方鼎力支持。

经过近600名劳动者历时两年的建设,2019年4月30日,铜川市首届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至此,一座设施一流、功能更多、面积更大、环境更美的工人文化宫实现了“重生”。

专程前来参观的铜川矿务局李家塔矿退休职工乔元激动地说:“这才是新时代的工人文化宫,这才跟得上服务职工的步伐。”

经过铜川市总工会努力,职工文化中心运行经费被列入财政预算,这大大增强了工会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从“冷冷清清”到“职工乐园”

如何让工人文化宫回归初心,发挥更大作用?铜川工会人拓思路、想办法、出新招,让“职工乐园”名副其实。

各级文化、体育类协会缺经费、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没有强大组织优势,但他们有专业的技能。而市总工会恰恰相反,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中缺乏专业人员。

基于此房涛提议:“何不互利互惠,让协会来提升职工文化团体和职工的专业水平,并吸引更多组织来中心开展活动。”

“我们提供办公场所,邀请市级各类文化、体育类专业协会进驻,整合优势、借力打力,培训更多职工文体人才和建强更多职工文体组织,让中心成为铜川职工名副其实的大学校和乐园,让中心真正用起来、转起来、热闹起来。”铜川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付护省说。 (下转第三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