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10日
一线新闻
03

同舟共济渡难关 携手共进促和谐

(上接第一版)

“真”协商 稳就业促发展的“试金石”

“要约行动”期间,集体协商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主要针对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和职工现实诉求,重点围绕企业经营难点和职工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协商。

对于受疫情影响大、订单大幅减少,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各级工会以稳就业、保企业为主要目标,引导企业和职工相互理解,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协商,依法适度调整职工工资水平,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轮岗轮休、组织培训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陕西西北金行有限公司是西安有名的贵金属销售公司,现有职工200余名。受疫情影响,2月份西北金行闭店停业,损失惨重。职工情绪低落,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西北金行工会组织职工向企业方发出了“协商要约”,如期召开的协商会议让人感动,职工方体谅企业难处,提出停工月按照西安市最低工资的75%发放,这是国家相关规定的最低标准。出乎意料的是,企业方表示目前企业并没有贷款,和职工个人的生活压力相比较,企业的承受能力更强,愿意在职工提出的最低标准的基础上上浮10%,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发放,并承诺2020年不裁员、不关店、不欠薪。经过这一场协商,职企双方走得更近了,企业在危难的时候没有丢下职工,职工心怀感激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这也是集体协商的意义所在。

对效益较好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工会代表职工,发出工会声音,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山阳煤矿工会主动作为,通过集体协商,为职工争取“话语权”,参与公司薪酬与职级改革工作或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和保障了全体职工的经济权益,也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

“真”协商激发了职工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也成为企业稳就业促发展的“试金石”。

“实”履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奠基石”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集体协商的意义不在于签订了一份份集体合同,而在于这一份份集体合同将职企双方的承诺与责任契约化,更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职企双方对合同的履行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更好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西安诚惠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是一家非标准件、普通机械设备的非公制造企业,“要约行动”期间开展集体协商后复工复产,严格履约,勒紧裤腰带完善防疫措施,兑现7%的工资涨幅,给职工吃下“定心丸”;职工方精益求精,实现集体合同上产品合格率95%以上的保证,让企业“飞的更高”。陕钢集团龙钢公司更是克服种种困难,通过调研踩点、规划线路,与公交公司合作,履行兑现集体合同中“解决4000余名职工上下班乘车难问题”的约定。

“要约行动”中,各级工会把职工组织起来,代表职工与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行动期间,全省新增集体协商建制企业638户,全省签订集体合同6897份,各级工会推荐典型案例40个。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霞表示,特殊时期,集体协商是避免劳资矛盾激化的重要机制,既维护了特殊时期职工的合法权益,也确保了企业复工复产,是一举两得、双方共赢的好事。要将“要约行动”中好的做法发扬光大,调动更多企业与职工坦诚相待,共商“家”事,共谋发展,在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中作出新贡献。 □殷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