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10日

陕西工人报陕煤专刊-安康市总工会专刊 发挥工会作用 助力安康发展

当前版:第A10版:陕煤专刊-安康市总工会专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陕煤专刊-安康市总工会专刊
10

发挥工会作用 助力安康发展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近年来,安康市总工会牢固树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和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在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中建功立业,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7月22日,全省消费扶贫采购平台及送清凉仪式启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左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右四)等领导出席。

A 坚定政治方向 强化思想引领

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市总工会通过举办宣讲报告会、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及省市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引领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职工活动,举办诵读比赛、书画摄影大赛、演讲比赛、健步走、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全市10万余名职工参与,展现了安康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疫情防控期间,向全市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级劳模发出抗疫倡议书,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和劳模等先进分子积极响应,奉献爱心,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广大职工充分参与联防联控的正能量。

B 开展劳动竞赛 服务发展大局

积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围绕富硒产业、重点项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服务‘三个经济’、助推追赶超越”主题劳动竞赛,举办2020年安康市重点项目技能比武暨百日劳动竞赛启动仪式;联合举办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竞赛;市第四届烹饪大赛;新社区工厂技能竞赛。

承办陕南首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表彰“安康市技术能手”12名,为助力脱贫攻坚注入了“工匠精神”。为全市培养产业人才,积极培树劳模工匠,推荐赵明翠为“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推荐培树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工人先锋号5个、奖章5人;联合评选邹武康等21名市首届“金州工匠”;推荐评选全国劳模2人,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省五一劳动奖章2个、省工人先锋号5个;组织20名省部级以上劳模参加健康体检。

点亮工程。

甜蜜产业。

C 履行工会职责 维护职工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组建安康职工维权律师志愿服务团,切实维护职工劳动经济、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各方面合法权益。

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列入竞赛内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整改危害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隐患,推动制定或完善保障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向省总工会推荐申报全国“安康杯”优秀组织单位1个,优胜班组2个,优秀个人1个;陕西省“安康杯”优胜单位2个。

加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评选表彰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14家、市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先进集体28家、先进个人70人。积极参与第十一次陕西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互检工作,向省总推荐申报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家,省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4家,省第一批职工代表培训示范点1家。

切实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组织开展“女职工维权月”活动,举办《反家庭暴力法》知识竞赛。评选表彰安康市五一巾帼标兵岗39个,授予59人“安康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授予37人“安康市工会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称号。2个集体荣获“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2人荣获“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建成省级母婴关爱室2个、市级10个,省级爱心托管班1个。

联合开展“护薪”行动,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成立12个市县维权维稳工作专班,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 发挥组织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全市工会系统大力开展“点亮工程+甜蜜产业”行动,“点亮工程”优化居住环境,市县工会投入资金382万元安装路灯889盏,方便了4927户1.6万村民出行。“甜蜜产业”助推产业扶贫,创建中蜂养殖基地10个,养蜂6000余箱,成立合作社13个,发展养殖户625户。

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个平台、用活三大资源、搭建四座桥梁、实施五大工程,充分发挥工会“五大优势”,组织动员工会组织及职工群众参与消费扶贫,并依托安康扶贫空间、全市供销系统等政府主导的消费扶贫平台,引导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购会员集体福利、机关食堂采购日常供应、爱心餐饮企业签约特约供应商、“夏送清凉”活动大礼包等各种消费扶贫活动,全市“消费扶贫”成交额和收购意向金额突破亿元大关。7月22日,代市委、市政府承办陕西工会消费扶贫采购平台上线暨千万扶贫产品送清凉活动启动仪式,15家中省企业单位工会、8家省级产业工会现场与安康扶贫空间签约认购1500余万元安康扶贫产品。9月9日,市总工会在全市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倡议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现场签约认购1.0385亿元。

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遴选35名劳模组建助力脱贫攻坚劳模服务团,开展产业、技术、医疗、教育扶贫和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做好驻村精准扶贫,出资8万元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养蜂180桶,出资3万元设立装修搬迁奖励基金,举办茶叶、养殖、养蜂技术培训,引进社区工厂、棒棒茶加工企业各1个,解决用工70余人;协调200余万元完成村油道翻砂工程、饮水改造工程、通信基站信号增强工程。

争取苏陕协作资金260万,发展壮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3家。2019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助力脱贫攻坚竞赛先锋队”旗帜;连续3年在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2019年获全市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E 加大帮扶力度 关心关爱职工

增强职工幸福感和归属感

持续深入开展“四季送”工作。2020年“双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共发放款物369.62万元,慰问4758人次。举办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268家用人单位提供工程建筑等6大类就业岗位6344个,活动当日上线15928人次、达成就业意向837人,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工企业和务工人员搭建了平台,协助复工企业缓解用工短缺。

拨付73.6万元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一线的广大职工;拨付241.14万元对疫情期间面临生活困难的职工开展慰问和帮扶,保障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向湖北省十堰市总工会援助10万元抗疫资金,支持十堰市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各级工会筹集资金282.5万元开展“送清凉”活动,走访企业工地251家,开展监督检查193次,走访慰问职工22521人次,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14580人次。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申报精准助学2名,共救助应、往届精准助学家庭13户,发放助学金6.5万元。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措资金110万元,帮扶275人,圆满完成了全市脱困解困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

做优做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安康市2019年度互助保障工作受到全总、省总的多项表彰,业务竞赛及目标任务考核均位居全省前列。截至9月份全市参保金额725.95万元,较上年增加56.67万元,增幅为8.37%;覆盖职工10.33万余人次,较上年增加0.98万人次,增幅为10.68% ,完成省总(1000万元)任务的72.60%。全市理赔金额472.56万元,受益职工3600余人次。

F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干部素质

着力提升工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将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持续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思想、抓制度重落实、抓作风促养成,形成重党建、抓党建、强党建的良好态势。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坚持增“三性”、去“四化”。

开发160余名公益性岗位,筹集缺口资金为基层工会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解决了基层工会无人干事问题。大力举办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持续推进职工之家、文化宫等阵地建设,逐级审核推荐省模范职工之家2家、省模范职工小家3家、省优秀工会工作者4人,推荐申报全国职工书屋1家、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1个、劳模书架3个,开放式职工书屋5个,建成47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推进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紧扣非公企业、园区工会建设,开展快递小哥等“八大群体”建会集中行动,最大限度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纳进工会组织,团结在党的周围。联合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印发了《关于在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工同心共建活动的通知》,推动党工共建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工会会员服务卡”职工普惠服务新模式,全市累计已有2万名职工办理了工会会员服务卡,享受了普惠服务。 (谭金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