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栽下“幸福树” 拔掉“贫穷根”
——省人大代表谭从香带领群众种树致富小记
“我2004年栽了7亩白皮松,2011年第一次卖了39万元。”“我胆子小,2005年白皮松种得少,2015年第一次卖了8万多元,现在家庭一年收入大概在20万元。”“我2008年种了10亩白皮松,2015年第一次卖了15万元!”近日,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龙草坪村昔日的贫困户徐德发、冉忠兴、曹钢成先后开心地告诉记者。
原来,白皮松是一种绿化苗木,被省人大代表谭从香引进村里,成了让大家脱贫致富的幸福树。
2003年,经朋友推荐,在大山深处长大的谭从香前往杨凌考察苗木种植,从此开始了龙草坪村的白皮松种植。
当年,她筹资2万多元,租地10亩,从河北、湖北等地购回1万多株白皮松树苗栽种。“2元一株的小苗子,仅有不到2公分粗细,长得很慢。”谭从香回忆说。
2008年,她有了第一笔收益,卖树苗挣到了13万元。随后她陆续开始卖树,到2014年,她最多一次卖树获利达到了36万元。这让她在信心大增的同时,想要带动周围群众一起种树致富。
“我垫资帮他们买树苗,等赚了钱再给我树苗钱,首批发动10户村民跟我一起干。”谭从香说。
因为帮大家买的树苗本身长得比较大,一两年后,她带动的几户种植户就有了收益,一棵树能卖到上百元,不仅还清了她垫资的一两万元不等的树苗钱,还赚到了8万至39万元不等的收益。
一时间,谭从香名声大振,成了当地有名的“谭百万”,大家跟着她种树没有后顾之忧。“我带着他们买树苗,钱不过我手,纯属帮忙,就是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谭从香说。
2015年,她个人种植的白皮松林面积扩大至上百亩,还带动村里90%的人种植白皮松400多亩(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69户203人)。少的两三亩,多的十来亩,全村开始大面积栽植白皮松。
同时,谭从香不仅有了山东、河北以及北京地区做绿化业务的稳定客户,而且在摸爬滚打中懂得了树形决定价格的重要性。
村民修剪整形、打药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需要卖树时,她都是随叫随到,成为了全村人的“主心骨”。
2015年4月,龙草坪村与东河村合并,谭从香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被村民全票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当年年底,脱贫攻坚战在全国打响。
在脱贫攻坚战中,谭从香敢于直面难题,用真心帮助群众。2017年苗木市场疲软时,她找来了东北客户,为了帮助几家因发愁销路有点丧失信心的村民,她自己家的树反而一棵未卖。
“单一的经济产业还是风险很大,有些外因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谭从香开始琢磨如何多元化发展,从而持续稳定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7年5月,谭从香以村两委为主体,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樱桃园、树花菜、养蜂以及民宿等产业,带领村上的贫困户、农户通过入股分红、务工方式增收。
白皮松成了龙草坪的幸福林,当地百姓的幸福从白皮松开启,并逐渐开始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谈及未来,谭从香表示,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将继续带领大家发展产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王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