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对每一件产品精雕细琢
——记全国劳模、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钳工彭永利
工作中的彭永利。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要有理想和信念,只有热爱工作、干好本职,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提及工作,彭永利坚定地说。
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从16岁踏进长岭的第一天起,就心有所属,情有所归。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精的能工巧匠,且一干就是39年,为企业培养了诸多高技能人才,带出了一个又一个模范班组。
不断确定新目标
学历不高的彭永利知道,要想学好技能,必须“心有所属,爱屋及乌”,受点麻烦又算什么?
他努力钻研业务,不停充实自己,虚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在工作中确定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知识水平。
在他眼里,一个个零件,一项项产品就是一件件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求实的工作态度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但必须立足于突破和创新。”彭永利说。
对于从事的齿轮装配工作,彭永利总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总能在他巧妙的构思下迎刃而解。
彭永利还利用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劳模创新与师带徒结合起来,带动各岗位、班组的优秀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再通过他们辐射到各工种、班组。先后涌现出了市级、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5名省级技术能手。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