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11日
企业瞭望
03

对每一件产品精雕细琢

——记全国劳模、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钳工彭永利

(上接第一版)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心里认定了,就从不后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激励他奋进的工作准则。

在业务技能上,彭永利善于钻研,总是喜欢鼓捣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在他看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他追求的最大乐趣。

某导航雷达产品减速箱漏油和转轴断裂是困扰该产品多年的技术难题。彭永利知难而进,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不颠覆原结构的前提下,在减速箱内部巧妙设计了回油槽,使漏出的油经回油槽回流到减速箱内部,有效解决了漏油问题。

在解决转轴疲劳断裂攻关中,他大胆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材料,使大负载、小转角恶劣工况对转轴和轴承磨损后导致断裂,以至影响飞行与训练的重大难题得以圆满解决,两项成果均被编入技术文件。

攻克技术难题40多项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心有所属,情有所归。找到归属,彭永利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上面。

在解决某重点型号雷达传动分机的温升控制和声音异常方面,他与攻关小组成员大胆实践,开创性地采用手工修刮蜗轮方式,人为减小蜗轮蜗杆的摩擦面积,增大了储油空间,改善了润滑条件,消除了传动分机的异常声响,使温度变化达到了平衡可靠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彭永利又通过一次次技术攻关,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使产品噪声值完全达到和高于技术指标要求。

截至目前,他组织和参与了50多项技术革新和课题攻关,70多项改善提案,为国家重点型号产品、重大国防装备项目建设攻克技术难题40多项,创产值1300多万元。

另外,彭永利带领劳模创新团队,攻克了转台制造、装配、检测、调试过程中的众多重大技术问题,完成了多个型号产品的课题攻关任务,填补了公司在此领域技术空白。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好发挥劳模、工匠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公司的壮大、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彭永利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