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电力是国民经济“先行官”。如何把电力工业搞上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迫切的大问题。
我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其中水力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这一段,可以建设电站十五个,装机两千万瓦。建成这些电站,每年能发电五百多亿度。目前,我国各大电网,除西北电网外,都很缺电,被迫对不少用户实行躲峰,特别是每天高峰约五个小时,还要拉闸限电。这表明我们发电的调峰能力不够。黄河各电站如能为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四大电网调峰,四大电网的高峰缺电、限电就迎刃而解。
再就是煤炭这个大能源。现已初步查明,西北煤炭储量达一千六百亿吨,主要分布在渭北、陕北、宁夏东部地区。西北煤炭质量好,煤层厚,埋藏浅,开发投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多矿区铁路已形成网络,而且矿区地广人稀、耕地少,无论开发煤矿、建设电厂都不挤占很多耕地和迁移很多人口。把煤炭的开发和电力建设、电力外送结合起来,这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在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火电厂,就地采煤,就地发电。在满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用电的同时,把强大的电力送到华北、华中、西南三个电网。这是煤、电并行发展,煤、电运输综合平衡的道路。
学习《邓小平文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西北能源的优势,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开发西北能源的信心。八月份,我们召开了西北电力规划会议,制定了本世纪内在西北建成水电一千五百万瓦,火电一千七百万瓦,满足西北用电一千六百万瓦,向外送电一千万瓦的规划。实现这一规划,在煤、电工业发展的带动下,西北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