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形而上学同辨证法的对立

——从两则寓言谈起

2023年08月11日

李鹏程

中国古代有两则寓言,一个讲的是:有一位佩带宝剑的人坐船过河,一不小心,剑从船边掉下水去,此人立即在船边作了记号,打算船靠岸后从作记号这里下水去捞剑,因为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另一个讲的是:春秋时的郑国要去和另一个国家作战,为了使士兵安全地渡过一条河,就预先在河里插上了许多指路的木标,以免战士走到水深的地方去淹死,不久以后,涨了大水,河床已经发生了变化,郑国的军队还确信沿着木标走能保证安全,结果淹死大半。

这两则寓言给我们说明一个道理: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静止的、不变的,或者不注意,不善于观察、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一特点,就会失败碰钉子。在哲学上,人们把凡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叫做形而上学;而把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并揭示事物发展联系的内部原因的方法叫辩证法。刻舟求剑的人、沿着旧木标渡河的人,都只能算是形而上学者。

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孤立的,没有什么联系的,因此忽视一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的联系;同时还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不懂事物可以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起变化这个道理;它还不善于从总体上、全局上来把握事物的全面性、整体性,而只是瞎子摸象,只了解一些片面的东西就认为已经有了结论;它还不善于探究事物的内在的特点,而认为事物即使有变化、发展,也是由于外部的原因。而且,即使事物有变化、发展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迁,即使事物之间有联系也只是外部的联系,等等。

辩证法则同形而上学相反。第一,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第二,事物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事物本身的内部;第三,事物都是整体,不能只去把握它的一个侧面。

唯物主义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辩证的唯物主义之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为它不了解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性质,所以它不能如实反映世界,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但是物质的,而且是辩证地联系、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世界的客观性,反映它的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上篇:新文化运动
下篇:“找错钱”与“少找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4-05/18/03179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