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这次全省读书、自学成才表彰奖励大会上,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自学成才的刻应回拖了三年没解决的副业工转正问题,在省委领导亲自关怀下,只用了三天时间解决了。这个在农机研究上颇有造诣的人才,终于调省农机局从事农机科研工作,在专业上能大显身手了。
在人事工作上,对一个人进行考察,是需要时间的,但当一个人的才能、品德和成果已有定论,在启用这样的人才时,能否要求速度快一些呢?我们认为是完全应当的。这次,刘应回的工作调动和安排,三天就解决了,这是人事工作上少有的高效率。虽然这次只是解决了一个人的问题,但一叶报知春消息,它说明了许多问题。
四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人才的选拔和启用上,不能慢慢吞吞。全省职工都要学习省委领导及有关领导部门在刘应回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爱才、惜才、用才的迫切之心,让有用之才及早各得其所。同时,在选拔启用人才上,要不拘一格,既要重视有学历的科班出身的同志,又要重视那些刻苦读书的自学成才者。刘应回的例子,在所有的自学者面前,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同志,只要肯攀登,都是可以实现自己的夙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