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云霞
望着银幕,像是进入了离奇的梦魇,想呐喊,却喊不出声;想挣扎,也挣脱不出梦境。
作为观众,我不喜欢《海滩》。影片不能令人喜怒哀乐,只使人感到压抑窒息。
《海滩》的人物是畸形的。刚正的陪审员热恋着有夫之妇;本能挣脱羁绊的陆小妹却承受难忍的屈辱;那个深邃难测的“鱼王”,看来胸有城府,实际平庸无奇。
《海滩》的。情节是扭曲的。那原始荒蛮的生活方式,落后愚昧的婚嫁陋习,粗野难堪的求爱手段,近乎兽性的情欲冲动,不仅没有粗犷美,反而使人起鸡皮疙瘩。
《海滩》的画面是阴霾的。无光的太阳,灰暗的天空,朦胧的夜色,荒秃的礁石……有幅画面很美,绿油油的田野里,偎坐着一对青年男女,但可惜画面后面却遮盖着不可见人的暖昧关系。
《海滩》的声音是凄厉的,音乐的旋律如奏挽歌,傻子的话语似在梦呓,特别是渔民们跪在海滩上向大海哀告声如鬼哭狼嚎,撕心裂肺,使人神经痉挛、心灵颤栗。
我不喜欢《海滩》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魅力。《金瓶梅》描写色情,并不是为了宣扬淫晦;《阿Q正传》出现笑料,也不是为了卖弄噱头。《海滩》的离奇,当然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在离奇的后面,似乎有一股潜在的冲击波,它的冲击力势如浓云压城,使人肝胆欲摧。但这种力量虽能感觉到,却难摸得着。它要冲向哪里?也许,要冲向愚昧;也许,要冲向世俗;也许,要冲向社会上的残垢和心灵中的尘迹……但,这只是“也许”,真正的内涵,对观众来说,终归是个谜。 我不喜欢《海滩》,但又不得不佩服编导的功力。编导没有让人“喝温开水”,尽管没能像爱神那样给人以欢乐,但却能像巫师那样引人入梦魇。艺术的道路是崎岖的。踩着湿土,足迹清晰;踩着砂堆,足迹模糊;踩着石头,难留痕迹;踩着沼地,只见泥窝。《海滩》只是探索途中的—小足迹,尽管有些朦胧难辨,但只要不断探索,这个足迹也许能引出一串闪光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