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份来自菜场的报告

2023年08月11日

流水

一位在菜场当营业员的妻子对丈夫说:“别忘了到自由市场买点青菜。”

栖风街口,喧嚣一片。个体商贩们守着摆有各色蔬菜的车子,高声叫卖着;乘兴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经过一番挑拣、讨价还价之后又都乘兴而去。从商贩们脸上露出的得意之色可以看出:又赚了。

进得街口北行约三十米,路东两扇黑色大铁门默默地敞开着。走进大门,偌大的院子空荡荡的,两辆汽车躺在那儿晒太阳,角落里一堆烂菜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酸臭。环视一周,只有传达室门前那块写有“国营栖风路菜场”字样的牌子透出一丝生气。

唉!怎能不冷清呢?这不,会计室的算盘声无情地告诉人们:八五年第一季度菜场亏损一万九千一百九十二元。天爷!就是菜场六十多名职工加上二十多名退休人员,三个月不干活光开支也只有一万五千元哪!

赶巧,今天正是发工资的日子,但这并没给菜场添多少生机。难怪啊!一季度拿不到全工资的占到总数的44%,其中有人拿70%,有人一分不拿,还有人得向菜场倒找三十元,因为退休人员还得开支。至于什么奖金、补贴,到梦里找去吧。

是大家没干活吗?不!本季度总营业额有十万元之多,大家确实忙了一阵子。但平均毛利率只有8%,其中鲜菜只有4%,根本无利可“图”。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菜场领导谈了这样一个情况:“为了抑制市场菜价,上级规定蔬菜行业不得改行经营其他。开始咱想想也对”隔行不取利嘛,咱卖了一辈子菜,瞎好有些经验。但实际情况变了,原先与本地菜农建立的合同关系早已失效;而且农民也不将好菜交给菜场,要交就是自由市场卖剩下的,咱当然不能要。只有眼睛向外地看,到外地去采购。年前,西安市场上芹菜脱销,好机会!立刻派人到四川进菜,不光是芹菜,还有菜花、蒜苗等等。心一沉弄了两车皮。货一到赶紧拉回来往外发,却硬是无人要!原来,咱看到的,旁人也看到了,全西安有五、六千卖菜的,谁不想赚两个?西安好几家菜场也去四川进菜了。搞得成都的冰供不应求,价格涨了一倍,一吨八十元!(注:为防腐烂菜中要加冰)他们进得也是芹菜、菜花、蒜苗,这一下子都壅住了。可是,这壅住的不是别的,是菜呀!加上天气猛然转暖,不出三天,汽车就开始往外拉烂菜了。这一车皮损失就近万元。结果,全西安从外地进的菜烂得没下数,到年跟前市场上照样是芹菜脱销!这样做生意,咋能不赔?人家又不让改行,又没人贴钱,将来我们卖菜的吃什么?!”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党员有些激动了,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我连忙站起,走出,茫然中仿佛听到“国营”二字中的三张“口”在问:“怎么办?”

插图 徐进

上篇:忆田汉二三事
下篇:《文学家》一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5/5/198505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5-05/10/0365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