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杂文应“杂”辛岭

2023年08月11日

如今大家都在谈改革,依我看这杂文也应在改革之列。现在报上的杂文大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开头先据上一段文言文或半文言文的典故,再引上几句喂灌难懂的古籍原文,然后再发一通对今日现状的议论,千人一面,几乎篇篇如此,好象是古董铺的说明书和博物馆的解说词。倒也难为这些作者朋友,论及今天的大事小事,上至改革选拔人才,下至婆媳不和、蔬菜涨价,竟都能从古籍中找出论点论据来和今天对上号。有时我都有些糊涂:如今我们火炽的改革是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呢,还是在重复几千年前古人早以干过并干得比我们好多了的事,或者干脆说是在步古人的后尘呢?

不才肤浅的看法,这杂文化如茶余饭后的夏日傍晚,街坊邻居在院中席地而坐,或老者说古,或少年论今,或骚客夸诗,或乐师赞琴,粗鄙文雅掺杂其间,有三言之妙,有两语之绝,拾其精彩者记下,便是篇杂文,形式如“大家谈”之类。若是单纯搞成象在给读者上古汉语课式的杂文,虽说写也写出来了,登也登出来了,但读者却不大爱看,作用不大,成了自家在泛酸。再者,能写这类杂文者委实不会太多,光那浩繁的古籍就足以使人望而生畏。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诸如计划生育、提倡晚婚、土地承包、洛杉矶奥运会等等,又从什么古籍中找出相应的典故和名言来论证?从这条道上写下去确是会越写越窄的。

杂文,顾名思义,关键在一个“杂”字上,不仅仅它的内容“杂”,文体也应“杂、起来,不拘泥于“谈古论今”这一种。这样,文人写得,工人写得,农民写得;会论古者写得,不会论古者也写得;文笔秀美者写得,文笔粗砺者也写得。真正做到有“文”、有“杂”,纷纷杂杂,趣味无穷,方才是杂文真正兴旺的出路。

上篇:没有了
下篇:洛阳花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5-06/18/0370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