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夫育
据考证,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就开始了猪的饲养。养猪何干?吃也。可见我们吃猪肉的历史悠久得可以。当今我们泱泱十亿之国,除奉穆斯林文化等少数民族外,以猪肉为副食之众,占了大多数,猪肉以至于也称作“大肉”,亦可见吃猪肉普及得很呢。吾少时,闻乡里老者常言:“羊肉膻,牛肉顽,想吃猪肉没有钱。”那时大抵平常百姓,推猪肉为上宗的侈奢品,只有年节时分,才得割上一斤半斤。所以,小孩子的盼过年,也与想吃几口猪肉有些联系。时下,牛羊肉的身价早已超过了猪肉;就是人们欲购些个猪肉,多不以膘色论其优劣,崇瘦者众,而且此风由城市渐及乡里。还有人据说因为胆固醇什么的,很是忌讳吃猪肉,崇素。又可见现代人吃猪肉讲究得历害。
涉世未几,猪肉是吃了不少,倒未认真想过其中的学问。若以吃猪肉旁敲侧击,研究点烹饪、营养以至于饲养学,也还琢磨得过来。然而要说这吃猪肉也可与论世知人的学问相关,则未免牵强。近日又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才知这吃猪肉也有点大学问,不仅与历史考古相关,与世情民俗有缘,而且可以从中窥得一点治国修身的伦理来。顿觉吃猪肉也得刮目相看了。
别的不论,就说范老笔下的古长安吧。他对唐时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场面,设专章予以高度评说。他认为那时的唐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力,充分的吸收力与消化力,对于域外各国文化,不是顽固地排斥抗拒,也不生吞活剥,并蓄兼容,而又有抉择地损益取舍,群花同放,使自己愈显得丰富多彩。在专章的压轴之处。范老说:“譬如人吃猪肉,消化后变成人的血肉,谁能怀疑吃猪肉的人,他的血肉是猪的而不是人的呢?”
妙哉斯言!
诚如是,今天对于吃猪肉是否会变成猪,是否能变成猪?并非都想得开。试察对外开放中的人等,有没有怕变成猪而拒不吃猪肉的?有没有吃猪肉而唯恐变不成猪的呢?……
吃猪肉为何,自不待言,养身壮体也。不过,长血肉也该长出息,是也?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