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宽勇
记得鲁迅说过:“爱情应该时时不断地更新、生长、创造。”的确,爱情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爱情的生命力,并不存在于人们的美好回忆和热烈向往中。
由于对家庭伦理学的喜爱,我常和法院的朋友谈论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据他们讲,目前我国离婚率有上升的趋势。
离婚率上升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既然婚姻法明文规定了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那么,当着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婚姻关系对双方已经成为痛苦和枷锁的时候,解除婚姻关系不过是对一种已经死亡的婚姻的承认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对社会、对本人有什么坏处呢?允许双方去追求新的爱情,建立新的家庭,这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社会学上,都应承认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但是,离婚决非是爱情更新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形式,我们更主张在不凿沉家庭之舟的情况下,去寻找新的爱情的支撑点,开掘爱情的新源泉。现在有些人要求离婚,并非双方感情已经破裂,而是道德败坏,见异思迁,寻求新欢,但他们又不想承受道德法庭的审判,因而把自己的行为美其名曰:“更新爱情”。这是应当予以批判和谴责的。
把更新爱人作为更新爱情的唯一形式,无产阶级的导师是一贯反对的。恩格斯在得知考茨基企图轻率地更新爱人时说道:“关于卡尔(卡尔·考茨基)您说,没有爱情,没有激情,他的本性就会死亡。如果这种本性表现为每两年就要求新的爱情,那么他自己应当承认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本性或者应当加以抑制,或者就使他和别人都陷在无止境的悲剧冲突之中。”那么,如何开掘营养爱情的新源泉呢?这就要求夫妻双方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洁美情操,要让爱情沿着理想的躯干,事业的藤蔓,不断向更新更美的境界登攀。用邓颖超同志的话来说就是:“爱情亦是应该有创造性的,只有不断地创造爱情,使彼此都感到生活是向上的,是新鲜的,才能够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和变动,达到美好持久的爱情生活。怎样创造爱情?就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要更加能够互相帮助,事业上更加努力发展,在新的知识上互相求进步,并要双方待以坦白真诚。”在共同的生活中,相互适应,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如果女同志喜欢绘画,而男同志并不热衷于此,当在恋爱期间,男方往往也能约束自己,常陪女友去看画展。但结婚以后,也许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许他认为彼此已经成为夫妻,再不需要做无谓的牺牲了。对看画展也就不那么热心了,以后发展到只顾自己,对妻子的工作、爱好不闻不问。如果男同志喜欢看足球赛,可女同志并不喜欢体育,但在谈恋爱时,女同志也时常给男友买球赛票—同看足球比赛,但结婚后,往往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晚上的电视有足球赛实况转播和别的节目,这时的妻子,也许会提出看别的节目的要求,而不顾丈夫的嗜好。久而久之,就要坏事了,爱情之树就会渐渐枯萎了。
小说《杜鹃啼归》中主人公说得好:“是的,生活是不断更新的,而新生活也应该追求,但这不一定要靠凿沉家庭的船来实现,这会使有的人落水淹没下去,可以一起荡浆向前划去。”真正的更新爱情,应该是“你放上一块瓦,我放上一块砖,你放上一根檩,我放上一架梁,……有情有义的房子就是这样盖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