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

2023年08月12日

郝江勋

改革的起因

南斯拉夫在1945年建国初期,曾照搬苏联模式,在工业国有化的过程中实行“革命的国家集权主义”,结果出现了严重的官僚主义。1948年,苏南关系恶化,苏联控制的共产党情报局“开除”南斯拉夫并对南实行经济封锁。内外这两种因素使南斯拉夫经济衰退,国民收入三年持续下降。为了摆脱困境,开辟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南共联盟依靠本国劳动人民的巨大创造力,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者自由劳动的联合应成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的观点,决定在企业中实行自治制度。

工人委员会

自治改革是在“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下展开的。1949年底开始试验,1950年国家通过了第一个自治法令,把工厂交给工人管理。自治的形式是通过工人委员会执掌企业最高权力和管理职能。大企业一般是三级结构,即:联合劳动基层组织(相当于车间或分厂,是基本核算单位)、联合劳动组织(相当于工厂或总厂)、联合劳动复合组织(相当于联合企业或总公司)。三级都有工人委员会及其执行委员会。基层工委委员和执委委员的选举由工会主持,由全体职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执委委员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工人委员会委员,为的是使更多的工人参加管理。各下级工人委员会选出一名代表,共同组成上一级的工人委员会。工委,执委的主席及委员任期均为二年,部不脱产,连选连任只能一次。

工人委员会有权依法支配企业的全部收入、制定生产计划、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任免业务领导干部和招收工人等。工人委员会决定问题一般不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法,而采取协商、协调的方法。工人委员会最初权力不大,经过不断改革、完善,到1976年通过了《联合劳动法》,它才取得了基本上名副其实的权力。

经理及业务部门

法律规定,经理、副经理及其领导下的业务职能部门,是服务机构、执行机构,而不是管理机构。经理和副经理由工人委员会(任命一个招聘委员会)公开招聘,必要时要经过业务考核。招聘委员会中必须有工会代表,地方政府代表,共盟(即党组织)一般不派代表、而通过其中的盟员施加影响。重要大企业经理的聘用,要征得政府的同意。企业通过重大决定的程序是:由业务部门准备材料,向工人委员会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作为建议,由工人委员会讨论并做出决定,交经理负责执行,并在执行中接受工人委员会、工人监督委员会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自治的基础是“社会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它既不是国家所有,也不是集体所有,它意味着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在任何所有权的基础上占有社会劳动产品,也不能管理和支配社会生产资料与劳动或任意决定分配条件”。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依法上交国家的税收、行政和公共福利费以后剩下的纯收入,分为扩大再生产资金、储备金、公益金和职工个人收入(即工资)四部分,其中第四部分按企业的“职工个人收入分配条例”进行分配。

个人收入不是直接用货币表示,而是用“分”来表示。全体职工的基本工资分数的总和,除以职工工资总额就是“分值”。评分的办法是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劳动条件、劳动责任性、脑力和体力消耗四项,划出各自的分数比例,这四项分的总和,就是某个工人的基本工资分;在执行过程中,再根据个人完成定额的情况和企业完成计划的情况按规定增减。以上分配办法都由“个人收入分配条例”规定。条例详细、具体,往往有上百条。企业之间,各工种之间,情况千差万别,制定条例颇为费时费力,但制定好以后,执行起来却比较方便。

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简称南共联盟或共盟)十一大通过的“章程”指出:“在同社会主义自治主体的关系中,共产主义者联盟是以思想政治引导力量而不是以政治垄断、伙伴关系和竞争的体现者出现的。所谓“引导”就是“以自己的说服和论据的力量、自己的努力、彻底性和个人的模范作用,自己创造性的公开活动和直接活动”对联合劳动组织施加影响。南斯拉夫强调党政分开,无论盟员或共盟组织,不能对工人委员会发号施令,不能以共盟组织的决定代替工人委员会的决定。

共盟在企业中的工作重点是联合劳动基层组织,在这一级设立共盟基层组织。上级联合劳动组织则成立“共盟行动代表会议”,由各基层组织选派一名代表组成,选出主席。主席的汪务只是协调和联系工作。1978年共盟十一大后,为了减少层次,避免官僚主义,公司和总厂一级的“行动代表会议”被撤销,企业共盟基层组织直接由共盟地方区委领导。

南斯拉夫二十多年的自治改革成绩很大,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由1947年的160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2000美元。基本上可以说创立了适合本国国情、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是,自治体制并非尽普尽美。经理、厂长仍有变相包揽权力的现象;执行党政分开,自主经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摆脱党的领导、自由化经营以及通货膨胀、物价波动、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怎样既能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和工人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避免上述弊端,既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又能使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紧密挂钩,则是今后南斯拉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世界之窗

刊头设计 王少凡

上篇:没有了
下篇:漫谈日本人的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6/11/198611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11/25/0437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