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伟东 冯生刚
“凤凰的翅膀龙的尾,
这后生打起腰鼓就是美。
沟河里淌水得溜溜,
腰身活的象风摆柳。
风刮大树不得倒,
连蹦带跳劲不小。”
这几句信天游,是安塞人唱安塞腰鼓手刘延河的,要知道他打起腰鼓够多足劲去年十二月七日晚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奖赛上,获特等奖的舞蹈《安塞腰鼓》表演者就有他,他的舞姿多次在屏幕上用特写镜头显示出来,处在特殊位置上。在这以前,他三次参加陕西省舞蹈会演,均获奖。
刘延河今年二十七岁,安塞县沿河湾人,现在安塞公路段李家湾道班当工人。他打腰鼓技术高超,动作灵活优美,很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父亲刘书连从十来岁起。就是腰鼓队的骨干、后又在文化馆搞了十二年美术文艺辅导。刘延河自懂
事起,常常跟着父亲。所以,体育、美术、文艺也是他的爱好。七八岁时,经常练习放叉,空中翻跟头。困了,唱歌,跳舞、画画。为他后来学得高超的腰鼓技艺奠定了基础。
上初中后,刘延河经常排练文艺节目,参加腰鼓表演,显示出了良好的素质。初中没毕业,被县文艺宣传队抽去当了演员,家里为了学业,又将他从宣传队要回来。以后,下乡到农村插队期间,又被沿河湾公社文艺宣传队抽去,后来又考了工人,到安塞公路段工作。
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刘延河都坚持锻炼自己的舞姿。李家湾道班和沿河湾隔一道河。他没事就到河滩去跳舞,沿河湾公社卫生院有个护士任冬平,和他同岁,摸着他到河滩的跳舞规律,经常去看。两人认识后,相互伴舞。时间长了遂渐产生了爱情,结成终身伴侣。
电影《黄土地》摄制组来安塞拍摄镜头,在拍安塞腰鼓时,看准了他的表演,让他站在腰鼓队的最前头,处在特殊位置上表演,并用特写镜头长时间显示出来。这一下,刘延河出了名,前年六月底,他应中央歌舞团邀请,用两个星期的时间,传授了安塞腰鼓表演技法,就连这次安塞腰鼓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奖赛上获编导奖的编导打腰鼓,还是刘延河给教的。乡亲们说:“刘延河是咱延河上的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