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母子楼

2023年08月12日

(散文)

苏振林

城市里,凡大一点的工厂,都有母子楼。

母子楼,顾名思义,就是母亲和儿女们居住的地方。时过境迁,母子楼早已改变了它过去的性质。除了住母子的外,还有住父子的、爷父孙子的、婆母孙子的。

母子楼最大的特点是小。有的六个平方米,有的七个平方米,一般都在七个平方米左右。

要在一间六、七平方米的房子里,把一家人的全部家什放置进去是一件颇费心计的事情。一张双人床,长两米,宽一米半,长乘宽占去了房间的一半。立柜体积大,不好摆置。靠窗子放,挡住了光线,屋子里太暗,挨着床放,柜子的门扇不好开,取东西不方便。电视机放在立柜上,太高;放在床顶头,太近。还得有个放案板的地方,要不,唯此为大的事情没有办法。如此等等。

实践出真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人们逐渐积累了经验。比如立体利用法;床下面的空间,按照常用、次常用、不常用的顺序,由外向里,放置那些有碍观瞻、却又离不了的东西;在墙上钉个支架,铺上板子,搭起楼棚,放置书籍等零用东西;洗漱用的镜子,可挂在墙上,几乎不占地方;小孩做作业,没有桌子,可趴在床沿上,窗台上、走廊里,到处塞得满满的。再没有比母子楼利用率更高的住宅了。

母子楼是拥挤的,也是热闹的。最红火的时间要算吃下午饭那一阵了。工人下了班,学生散了学,小娃们从幼儿园里回到家。过道里,你下面条,我焖米饭,他炒菜肴,咝咝啦啦,蒸汽缭绕、饭菜飘香。

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孩子们。在他们眼里,独家独院太寂寞了,单元楼太无聊了。唯有这母子楼人多,热闹,好玩。在大人们做饭的时候,他们上上下下,蹦蹦跳跳,嘴里喊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百金买房,千金买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似乎更懂得团结的重要。彼此相处得很好,一个孩子一顿可以转游着吃几家饭菜。

母子楼里吃饭普遍没有饭桌。人们蹲在各自门前,一边吃一边聊天。

我常到母子楼来做客,第一印象很压抑。到过几次以后,工人们乐天宽厚的生活态度,使我受到了感染。不过,我还是想到了古代伟大诗人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上篇:没有了
下篇:《红楼梦》拾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2/17/0443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