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榆林 小曲

2023年08月12日

朱合作

那小曲儿,用一种尖尖的、细细的,男人仿做女人腔的声音一顿一挫地唱出来,那音乐是最舒贴人;那扬琴、古筝、琵琶、月琴……好多的弹拨乐器一古脑儿奏起来,使整个小曲里里外外全透着一股陶醉、一股点化的灵气。

这小曲的来历,艺人们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南方来的官人,从江浙地方带了些侍女和歌妓,先唱开的,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榆林小曲这个名儿,既是南方官人,肯定也和今天的榆林小曲有许多的不一样。不过,当时的许多榆林人,都觉得这曲儿怪好听,很合他们的口味,就情不自禁地偷偷儿站在门外学。偏巧那官儿也是个好说话的,偏巧又喜欢有人学唱他的曲子,就传开了。一传再传,流传至今,还那样委婉,那样秀气,那样纤巧,满是清丽雅致的水乡味儿,象飘飘欲仙的水仙花儿。

不过,这江浙来的小曲虽然那么好听,奇怪的是,这小曲儿唱过来,唱过去,总是在这十三里高墙围起来的榆林城里唱,总也没唱到城外去。就象这小曲只会喝城里水,不会吃乡外粮似的,一点也不象清涧的道情、府谷的二人台及三边的信天游那样,这真是个怪事。

其实,还有更怪的。

春天里刮大风,冬天里冷死人,方圆几百里,几千里都是漫漫荒沙,偏突如其来的有一座绿树成荫,神气十足的榆林城,不是更怪么?

这座如花似锦的城池里,竟有一股超凡脱俗、清亮甜美、象甘霖一样的好水儿;这水儿就叫桃花水。它不高也不低,不上也不下,偏就从这座半山半川的城的山中间涌流出来,昼夜喷射,四季蒸腾,直喂得那些从娘肚里就喝着水儿的榆林姑娘,一个个全都袅袅娜娜的;就象是阳春三月盛开在融融春风中的桃花杏花儿……不怪么?

其实呢?这也就是了!

你道这榆林小曲为什么仅在榆林城里唱?

原来这榆林城的人,也真和城外沙漠草滩里的老乡不一样;嗓门不那么粗,心眼儿也灵些;走路踏着一种紧凑细碎的过街步,吃饭有许多最可人意的菜名儿……总而言之吧,这榆林城里的人,虽说是缺少一种北方人叱咤风云的气概,却分明多了江南小桥流水似的味。怕就是因为这许多,才使得上辈子的榆林人一听到这南方的小曲,就认定它将属于榆林人是天经地义的吧。

那么,就让这好听的小曲儿在榆溪河畔一直唱下去好了,直唱到长城下通了火车,毛乌素沙漠早已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的时候。

上篇:黄昏在江岸
下篇:新丰酒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4/1987040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4/07/0452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