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幽香的米兰

2023年08月12日

黄卫平

知我要去唐山,楼上大嫂把我叫到她家,嘱我到那里一定去看看她娘家,她祖上五辈人曾在那里居住——以李鸿章办洋务、建中国第一条唐胥铁路、创办开平煤矿,到她来到人世,到那场空前的裂度十一、震级七点八的大灾难降临。

“你看一看它现在的模样,拍张照片给我带回来”,她说。

我答应了。

大嫂的新室中窗前茶几上有盆米兰,绿绿成荫,非三五载不能育其虬枝,这里有故事,有故事的。

果然——

那一晚,她刚刚给远在大西北煤矿的男人写了信(她笑着说,阴差阳遣,明明开滦有近二十万矿工,唐山矿近在咫尺,找个矿工对象极易,却偏偏找了个大西北的),男人几次写信要她西北行,她不能。她是独女,要上奉双亲天年,下养儿女自立。七月二十八凌晨,她在大震中醒来,家园已成一片废墟。她的腿受了伤……丈夫出现了,背着一小口袋饼干和狗不理包子、十瓶汽水——他是听到广播后连夜赶到天津,又从天津步行到唐山的——这就是矿工的爱。提尚不能行走的她进行了她的家族的第一次大迁移,她丈夫背着她象背着一个井下遇难的工友,一步三回头,告别了家乡,来到了大西北,随身携带的是她从残垣下扒出来的一棵米兰和压在米兰上的那一片残瓦……

曾覆盖在她家房上遮风遮雨遮寒热的那片黑青黑青的瓦,在那盆米兰根部摆着。……到了唐山,我寻访、寻访那个处所。

老区的街,是新的,老区的房,是新的,老区的方位是新的。已经没了残垣断壁,没了裂折的楼板,没了震碎的砖瓦,没了塌陷的废墟,震撼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给这块土地带来的罹天大难已经过去了: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和自然较量,人的征服力又是无比的。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比这里的一切更崭新。

我找不到大嫂所说的那条小街,找不到她所说的那个小院的所在。问,也无从知晓,那高楼上的人们原先并非在这住,况且,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属于大嫂说的那个家院,仿佛就没存在过。

顺着宽敞的新华路,我来到了广场,那座高达三十米的抗震纪念碑巍然矗立,四根花岗石柱子,旗帜般地伸向四个不同方向,象征着祖国的四面八方对唐山的支援。

在这里,我闻到了幽香的米兰。

一队举着小旗的孩子走来了。对那个日子那个早晨,他们记不清了——虽然他们或许就诞生在那个早晨,诞生在抗震棚,诞生在急救站,或许他们就是在废墟中幸存,是头戴红五星的大兵叔叔把他们抱了出来——但现在他们已记不得了,他们来这只是为了写一篇作文,读一页历史。

谁还能记得幽香的米兰?

战士还在颤抖,大嫂和当时的不少人走了,甚至他们都不知有“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的文件条文,他们的走只是为干渴的唐山省一口水,为饥饿的生灵攒一把粮,为狭小的防震棚多容一个孩子。

能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家园么?

他们爱。幽香的米兰可以作证。每到清明节的早晨,每到七·二八的黎明,大嫂便悄然在朝东北方延伸的通衢大道上摆上酒菜。

望着那宁折不弯的纪念碑,我心动了,拿出了照象机。这里是大嫂家园的缩影。纪念碑下,有大嫂的亲人,有大嫂倾住的一片对故乡的深情。 幽香的米兰,你说?(世霖 题图)

上篇:“亲自……”的联想
下篇:脉 韵 (散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7/28/0471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