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黛玉为何多愁善感

2023年08月12日

高裕忠

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认为林黛玉多愁善感,动辄流泪、哭泣,是由于她家道中落,寄人篱下,自知受人歧视造成的。其实,这些因素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与她长期病魔缠身,久治不愈,由此产生悲观情绪有很大关系。

《红楼梦》第三回写道:从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吐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个癫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癫头和尚说:‘既舍不得她,但只怕她的病一生就不能好’”。从这段文字看来,林黛玉从小就先天不足,身患疾病,虽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加之贾府中又无“一块清静”养病之处,久而久之,形成黛玉“体态如弱柳扶风”的身心状况。从《红楼梦》全书看,凡与林黛玉有关的章节,无不描绘有她那“弱不经风”的病态。这就说明,黛玉短短—生,几乎都在“有恙”中度过。也虽按郎中嘱咐长期服用具滋补生化之功,养心安神之效的宫廷“秘方”“人参养荣丸”,但未能控制其病的发展,最终还是在精神和疾病双重折磨下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身患痼疾,久治不愈的人,他的心理变化必然十分复杂。懒与人接触,孤癖、寡官,内心充满自卑和懦怯又是这些病人最普遍的表现。林黛玉可算得上名符其实的“久病”之人。从她咳嗽、喀血的症状来看,她很可能患的“肺痨”、又称“痨病”,现在称之为“肺结核”。这种病在晚期,除临床表现为面黄肌瘦、身体极度赢弱外,其心理变态主要体现在多心、触景生情,遇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易动感情。林黛玉知书达理,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可也抵不住疾病对她心理上的影响。由于“久病”,她自知病人膏盲,难以治愈,因而多次产生过悲观厌世情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上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品味此诗,不正是她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哀吟吗?

因此,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应该是“寄人篱下”产生“自卑”和“久病不愈”产生“心理变态”共同造成的。请人们在全面正确评价林黛玉形象时,也不可忽视疾病因素这一点。

上篇:桑榆虽晚霞满天
下篇:西影筹拍电影《战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9/1987091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9/19/0480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