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岳阳楼外记

2023年08月12日

清漪

我的祖父是个老先生,我正式入学前就在他跟前读《古文观止》。他特别喜欢《岳阳楼记》,说它是我国古文的精品。而我,在读了之后,却总觉得有一种模糊感。比如楼是何等模样,座落在哪里,身高几层,是什么样的建筑风格,等等。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未知数,打那时起我就产生要看一看斯楼的“野心”。四十年后,愿望终于实现了。因为公务要到岳阳,登岳阳楼便成为“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事。

随着比肩接踵的人流,一进入岳阳公园的大门,我便被一排陈列着旧楼朽料的玻璃橱所吸引。这些废料,虽然仅是庞然大楼的极少一部分,却能把人一下子引到古老的年代。这座岳阳楼,据说最早建于唐代,几经战乱,到了北宋年间,滕子京被贬巴陵郡守,才又重新修复。由于滕系进士出身,算得是当时一代名流,加上范仲淹的写记,苏子美的书法,邵竦的篆刻,被称之为宋楼四绝。可惜,宋神宗元丰二年,一场大火把滕先生修的楼化为灰烬。元、明两代,虽然也曾多次修复,只有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修成比过去史雄伟、更有气魄的新楼。现在,陈列在橱里的这些朽木,就是清代的遗物。它们虽然成了展品,但其存在的本身,就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延续性。

我终于被人流挤进金碧辉煌的棱内,很快就被无数的对联和书法吸引。这些对联,文气高妙,比喻奇绝,自不多说,而把它们书刻在木板上,那书法、那雕技,更是令人流连往返。然而,使我不解的是一楼和二楼的中庭,竟镶嵌着同一规格、同一字体所书写的《岳阳楼记》全文的巨幅雕屏。我问值班的年轻女郎其故,她摇头表示不知。多亏一位中年游客告诉,一下子使我大吃一惊。

原来,清乾隆八年,岳阳地方官黄凝道,为了使岳阳楼更具神韵,特请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岳阳楼记》全文,刻在十二大块紫檀木板上,组合起来高九尺多,长约丈许,镶嵌于二楼中庭。到了咸丰年间,一个姓吴的饕餮之徒当上州官,看中了那块巨木雕,想窃为己有。他私下请人做了一幅足可乱真的假货,偷偷换下珍品,装船弃官逃跑。谁知,船行洞庭湖中,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船翻人亡,雕屏亦随之沉入湖底。不久,岳阳人把它从湖底打捞上来,仍置于二楼中庭,而将那个吴姓州官的赝品,移到一楼。

中年人说到这里,笑了。“这两幅雕屏,表面上毫无二致,要是仔细看,还会发现不同点的。真雕屏由于沉入湖底时,几个字被撞损了,修复时给底下垫了薄木片,因为木片稍厚了点,以致高于其它字。”我问是哪几个字,他指着木雕说:“‘渔歌互答’句中的‘歌互’两字和‘然则何时而乐耶’句中的‘乐’字,就比其它字高。”他怕我不相信,示意去摸。我请求女值班员,她执意不许,我只好带着憾意离去。离前,我建议值班员,最好把赝品移走,不要叫它继续乱真。女值班员说:“意见我可以反映。”

我是个感情易于激动的人,因为看见了假雕屏在新修的楼内鱼目混珠,情绪受了挫伤,当继续向上攀登时,兴致锐减。然而,当登上第三层楼,面对洞庭湖远眺时,几乎遗忘了的童年的疑问,忽地闪上脑际。是呀,《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不特很少纪实,就连写景文字,什么淫雨霏霏春和景明,全系通用词章,丝毫没有特点。用皓月千里,浮光耀金,这些话,用以形容鄱阳湖、太湖,亦无不可。写过“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小范老子,竟然用通用词句形容岳阳楼,令我不解。别的不说,岳阳楼的对面就是君山,君山的茶有名,竹亦有名,咏此楼不提君山,是范老先生忽略了,还是别的?

第二天,我到岳阳图书馆看报,无意间发现了这么一条资料:范仲淹是陕西人,虽然幼年时迁居过苏州吴县,但终其一生从未到过岳阳,当然,亲自登岳阳楼就无从谈起了。这时,只有这时,为脑子里悬了四十年的谜终于解开了。是呀,正因为范公没有见过岳阳楼,滕子京邀他为岳阳楼写记时,正贬官在河南邓州,只是看了对方寄来的《洞庭秋晚图》,就立即着手创作。无怪文中未有半句具体描绘,原因是“巧妇难做无米炊”哪!如果此老见过岳阳楼,凭他那杰出的写作才能,绝对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岳阳楼来。

登岳阳楼归来,我本打算写一篇感想之类的文章,考虑到《岳阳楼记》是有定评的千古名篇,要唱反调子,势必会招来议论。加上新修的岳阳楼才对外开放,若写出篇歪文发表出来,会影响名楼的声誉,故尔一直未动手。最近,接二连三的看到几位名家研究范仲淹创作的文字,而无一例外都用《岳阳楼记》作例子。加上一位朋友从湖南回来,说那块假雕屏几年了还在岳阳楼里嵌着,一下子觉得有鲠在喉,这才决定挑灯写此文章。为区别大手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便名之曰《外记》,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流动做官”不可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10/22/0485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