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茂林
去年冬天,上海中外合资企业HT宾馆开除了一名客房服务员。这位服务员平时工作表现不错,青工技术比赛得过第二名。这次却因没有换床单而被“炒鱿鱼”了。
HT宾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饭店集团之一,美国ERA管理的大型宾馆。值班主管——香港调来的马尔库先生二话不说给这位服务员开了一张“过失单”——这意味着他将被开除。理由是:他破坏了服务规格。当天下午中方主管钱正林找到马尔库,为这个服务员讲情。下面是对话要点:
钱:“让服务员再补上,给予批评,可以扣罚么!”
马:“补过不能代替已犯的错误,为什么第一遍就没有做完美呢,这是偷懒。”
钱:“这是一个疏忽,应该允许人有失误的时候,他以前一直是表现不错的。”“他毕竟太累了。”
马:“如果这么说,他是不适应这份工作的,所以完全不应该继续工作下去。”
钱:“能不能原谅他一次,要相信他会吸取教训的。”
马:“很遗憾,钱先生,如果每个职工都允许犯一次错误,那么宾馆每天都有两千个错误存在,这是不行的。”
我觉得这段对话精彩极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对比得是何等的强烈、鲜明!老钱意思无非是“高抬贵手,下不为例。”这些理由在我神州大地是风行多年的,冠冕堂皇的,也是咱们大伙认为是言之有理的,难以拒绝。君不见多少头头由于官僚主义或者渎职给国家、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最后的处罚仅仅是“免去xx职务”、“党内严重警告”。我想,手下留情的原因除外,“官官相护”、“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外,大约还有如下认识作怪:“人嘛,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好马还会失蹄呢”;“老同志了,辛辛苦苦一辈子了,别让他下不来台”……结果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象征性地“处罚”一番了事。这样一再姑息,导致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禁而不止,因之,问题永远是依然如故。
倘若我们能象马先生那样一丝不荀,我想,我们的管理是会上去的并会不断走向正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