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面摊儿前(散文)

2023年08月14日

曹志前

云遮月。

大街上,小食摊排成一串。油辣子味、醋香味、卤肉味儿,以及从人身上不时飘来的一点点香水味儿,混杂着一齐向人袭来。小食摊上有个卖扯面的,好手艺!随吃随扯。一块精白面团,在他手里三扯两扯便成了如丝的面条,啪地扔进滚沸的大锅里,即刻捞上来,浇一勺漂着油花的肉沫,香味儿四溢。扯面的这位不时把面团在空中抛个花儿,落下来接住,在案板上啪啪地甩得脆响,口里大声吆喝着:“下一位,几豌?”

一阵明快的旋律吸引了我,原来卖面的身后放着一台录音机,正尽情地倾泻出秦腔。摊前,竟密密地坐满了吃主和听众。刚下过雨,地面有点湿,亮晶晶地映着街灯,融和的气氛像个露天剧场。几个姑娘边听戏,边啃着用花手帕包注的热腾腾的烤红薯。小伙儿们坐在临近的泡漠摊前,双膝夹着一只大老碗,两眼在姑娘身上打转,脚随着戏曲的拍子打着点儿,手里极有耐性地掰着馍。

“什么戏?”我问老人。

“八件衣”。老人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为我的孤陋寡闻感到不满。

一盘带子放完了,卖面的主儿,扔下手里的面团,用征询的目光看了吃主和听众们一眼,老者率先吼了一句:“下河东!”于是那高昂的唱腔在夜空中振荡起来。

《下河东》又招来了不少人,骑车路过的一位闻声下“马”,依在后货架上,点上一枝烟美美地欣赏起来。几个农民装束的壮汉,端着热腾腾的扯面,嘴里念叨着:“陈仁义,陈仁义!”忙不迭地汤都要洒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边吸溜吸溜地喝热汤,边睁大眼睛,把全身心都沉浸到那撩人的戏曲里……

我被这精明的面主人感动了,他用喷香的面填饱了人们的肚子,用火一样的秦腔招来了顾客,在这文化醇厚的热土上,一碗热面,一曲“乡音”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上篇:“鸡肋”程(报告文学)
下篇:无价宝(讽刺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1/198801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1/26/0503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