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吉
去年1月6日,我国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审了一桩建国以来的特大贩毒案,两名主犯被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名从犯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以往,吸毒和贩毒一直在欧洲泛滥,近几年,这一现象在亚洲也开始蔓延。据有关方面统计,印度全国有吸毒者55万人;巴基斯坦有45万人;香港有4万人;尼泊尔有1500人。辽阔的亚洲正在成为毒品经营者和走私犯们投放毒品的市场,成千上万的人正在成为毒品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世界闻名的“金三角”地区——泰国、缅甸、老挝的交接处,是世界罂粟的最大产区。因这里是三国“三不管”地区,加上地势险要,因而成了国际贩毒集团青睐的风水宝地。这里躲藏着一个鸦片和海洛因加工厂,每年流入世界各国的鸦片和海洛因中,有1/3来自这家加工厂。更危险的是,这里隐藏着一个十分猖獗的国际贩毒集团——坤沙集团。1982年1月21日至25日,泰国总理兼国防部长炳·廷素拉暖曾坐着直升飞机,指挥万余陆军和空军,对坤沙集团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战斗中,坤沙集团有2000多人从欣德逃入缅甸。不久,他们又卷土重来,继续肆无忌惮地干着走私贩毒的勾当。这个罪恶集团的黑手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亚洲许多国家的城市和社会阶层。发生在昆明的特大国际贩毒案,就是这个集团企图假道中国,将50包(每包450克)的海洛因运进云南边境,然后交给香港派来的黑社会分子转运香港的一个罪恶计划。
近几年,亚洲的罂粟连年丰收,海洛因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前年缅甸生产了600吨海洛因,巴基斯坦生产了145吨,老挝生产了120吨。毒品的大量种植及其产量的不断提高,为毒品经营者和走私犯提供了谋取暴利的良机。尽管各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严厉的法律,严惩走私贩毒,但这伙人利欲熏心,仍然活动猖獗,铤而走险。
亚洲吸毒和贩毒如此泛滥的原因有三:一是种植罂粟的地方多位于各国僻远的边境地区,是各国行政管理的死角;二是一些国家从政府到地方利用走私贩毒从中谋利的大有人在,不少人都是经由此道而成为“万元户”的,不少反走私工作人员在接受了犯罪分子的高额贿赂后,往往在检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知情不报;三是吸毒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增加,例如日本、马来西亚、阿富汗,伊朗等国,这几年吸毒的人数都有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