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华
3月16日《武威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人民代表的心里话》的稿子。尽管稿子发表前经有关部门审阅过,稿子所反映的问题完全属实,而且发表时还删去了“有棱角的话”,却惹怒了地方官,他们竟演出了“扣发尚未发出的全部报纸,已发出的全部收回”,令“八名记者两人一组,沿武威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挨门收报”的丑剧。
一时间,报纸上伸张正义的文章如雪片般飞来。我想,不管心里滋味如何,武威地市领导必定会拟出“承认错误,记取教训”之类的文件,写出个人“检讨”,甚至可能骑个破自行车或步行到武威报社去道歉……
要真正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绝不是一天能做到的;而出了使全国瞩目的“乱子”之后,做出“痛心疾首、深刻检查、坚决改正”的姿态,却是立刻可以办到的,——即使某些领导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或认为压根儿不需要转什么弯,机关里的“智囊”和“笔杆子”——说白了,就是领导的“头”和“手”也会如电子计算机般迅速准确地作出使领导人化险为夷的反应。
武威领导大发武威的消息见报后,很有一些人不认为武威领导是思想作风有问题,而是“水平太低”,细品那言外之意,便是:压制民主和拒绝批评,除了发武威的笨办法而外,尚有发“文威”的高招。试想,倘若武威市领导当初不是下令扣发、收回武威报,而是发文件肯定稿子写得完全对,批评意见完全正确(改不改是另一码事),到处赞扬武威报敢于实行舆论监督的改革精神——起码是不动声色,而过上十天半月,便把写搞子的记者调到小学去当教导主任,将主编“升”到火葬场去当副书记,再过两三个月把审阅稿子的某部门领导派到山区某乡去长期蹲点搞扶贫致富,那末,天下又有谁能知道武威领导的民主作风如何?
在不少人的眼里,发武威者(诸如收报纸、打记者、砸相机之类)毕竞是政治上不够“成熟”、“领导水平不高”的表现;而各条战线的领导以及已列入“梯队”的未来的领导,还有作梦也想进入“梯队”的未来的未来的领导发起“文威”来十分成熟且游刃有余的,何止一两个?!
对那些正在和即将不动声色地滥发“文威”者,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