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抗争的人(报告文学)
田信军
她叫杨冰,是西北国棉二厂子弟小学音乐教师。她很普通,无官无位,功少绩薄,鲜为人知。她同时又不普通,不是吗?数年前,咸阳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一位作家,就曾经要求与她合作,就她个人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写部中篇报告文学,只是后来被她婉言谢绝了。
当我请求写她的时候,杨冰对我说:“写可以,但我的身世你最好别写,我出身不景气,在那样的年代,遭点磨难,受点创伤,是可想而知的。我不愿人们看到我的过去,它会使我伤心的。”遵照本人的嘱咐,我只得舍去了那些我以为最精彩的部分。
1978年杨冰突然病倒了,病得很厉害,以至于不得不送到西安市大医院去治疗,经查,她患的是“结肠癌”,这消息无疑是青天里响起一声炸雷,杨冰被震懵了,她惑到绝望了:命运对我怎么这么残酷啊!
她想到了死,医生劝她住院作手术,她硬是拒绝了。她回到咸阳。她要安排后事。
趁丈夫不留意,她一次吞服了100片安眠药。可是奇怪,睡了一觉后,她反倒醒了。难道死神不愿收留她吗?
她没有死心,又作了第二次死亡准备,她把丈夫和儿女全都哄出屋,把房门窗户关了个严严实实,把一根尼龙绳挂在了屋梁上,凳子蹬倒了,尼龙绳把白皙皙的脖颈勒出了深深的印痕,可是偏偏的,丈夫不知咋的却又回来了,又是砸门又是撬窗。唉,又没死成!
杨冰没有懈气,又找了一瓶强效安眠药,由于怕被人发现,加上性急,那瓶盖儿她总是揭不开,一气之下,她把药瓶摔碎了,抓起药片连同碎玻璃渣儿一古脑儿吞进肚里,到底是强效安眠药呢,她这回可不得了,口吐白沫,不醒人事。丈夫和校领导,以极快的速度把她送到咸阳市中医学院。在那儿,人家把她好一阵折腾,又是洗胃,又是输血。末了,她还是没死,又活了。
三次都没死成,看来老天爷不让她死,怎么办呢?杨冰陷入深深的思索。
“四人帮”那阵,她看了一次枪毙人。她问法医:为啥那六个刑事犯一枪就结果了,而那个“政治犯”头都打没了,却还在地上站着呢?
法医说:那叫精神。一个人要是精神不垮,是很难倒下去的。……
人不在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高贵,活得有价值。杨冰的心里燃起了一颗跃跃欲试的念头。
杨冰又一次站在了讲台前。杨冰担起了学校大队部辅导员的重任。人都说杨冰是个十二能,这话一点不错。编导唱舞,琴棋书画,她样样在行,招招惹眼。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了,她拿起彩色粉笔走到黑板前,只轻描淡写地涂抹几笔,立时,黑板上就显出一群栩栩如生的众生图,有踢球的,跳绳的,跑步的,舞枪弄剑的……娃娃们一看就明白;学校要赶排节目,杨冰便是总导演……杨冰,那可真是鞭稍上拴辣椒——抡红咧,可不是嘛,由她和另一位同志编导的少儿舞蹈“让世界充满爱”,在咸阳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一举夺魁,满誉而归;西北国棉二厂荣获共青团陕西纺织工业系统西片协调区举办的时装迪斯科大赛一等奖,其编导功劳,仍然少不了杨冰。
人,也怪呢,要是把什么都想开了,精神马上就不一样。就说杨冰吧,瞧她整天忙忙碌碌,说说唱唱的样儿,谁会想到她是患有癌症的人呢?不可否认,病魔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她。不想吃饭,她强迫自己喝进大量的营养汁;大便不下,她就坐在痰盂上,那泊拉的是血,是脓,也不能让其留在肚子里。尽管癌变对她身体带来诸多的痛苦,但在精神上,她却始终保持着乐天派的风韵,从不以病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她爱交际,善谈吐,喜穿戴。她是爱美的,她要作一个正常的女人,同时也要力争作一个不平凡的女人。
1982年,她开始读书,开始钻研创作。书读了一本又一本,稿写了一摞又一摞。试着朝外寄了一篇散文,四五首诗,也怪,竟然全都发表了。
1984年4月,杨冰去咸阳中医学院肿瘤科化疗,发现住院部那些癌病患者,全是衰衰败败凄凄哀哀的样儿,一问病史,还都没她长。
由此,她更坚信,精神作用对一个癌病患者来讲是多么重要!
1987年,杨冰和爱人一起来到黄山角下,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无不展现着消魂的倩姿。看到自己和大自然这般贴近,杨冰心里好不快意。别的游客,全都乘车向山上进发,而杨冰却建议丈夫和她一块步行前进,脚踏实地地领略大自然的风采。
丈夫看着漫长遥远的山路,迟疑道:“咱俩能行吗?”
杨冰反驳道:“你怎么知道不行?你不试,怎么就知道不行。”他们试了,也成功了,他们攀到了山巅。自然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
是呀,世上好多事不就是试出来的吗?
如今,杨冰已经四十多岁了,看上去顶多不超过三十岁。在西北国棉二厂很少有人知道,杨冰和病魔整整抗争了十个年头。
象她这样的人,没准会长命百多的。我相信。
杨冰近影 文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