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振宇
八十年代的第二个春天,从教30余载、当过初中学校领导,出席过全国教育群英会的朱国良,年过半百却把行李挪到县教育工会当上了秘书。老朱不但欣然迈进了工会的门槛,而且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并且为维护教工的合法权益千得有声有色。
一
1984年元月,长安西岸的东风大队队长张均均和陕西钢厂工人张奋军,伙同他人闯入斗门小学教师张生文处滋事生非,将张打成重伤,住院治疗月余。然而,对这起严重事件,有关部门却没有引起重视。
听罢斗门小学负责人的叙述,朱国良拍案而起:“这事我管定了,工会如果不管这事,正义得不到伸张,我就对不住大家!”他冒着刺骨寒风,往返于县城与相距15公里的斗门乡,上下呼吁。在当地派出所,见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诉说,一个警察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训斥道:“什么教育工会,谁让你这个教育工会管打人的事情?”朱国良毫不退让:“就是有一个教育工会,它的职能就是维护和代表教工的正当权益。”
几经奔波,老朱争得当时的副县长郭钊的支持,由县上成立了调查组,朱国良任副组长,查明了真相。然而在处理上却发生了分歧,有人提出以“治安条例”罚款了事。老朱坚决不同意,他掏出省上“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据理力争,要求依法严惩。
正义终于得到了伸张,长安县法院作出判决:殴打教师、故意伤害他人的张均均、张奋军,分别被判处5年零6个月和1年的有期徒刑。
朱国良敢于维护职工权益赢得教职工的爱戴和拥护,1985年被选为县教育工会副主席,后来又当上了主席。有了乌纱帽还敢得罪人不?老朱用事实作了答复。
炮里乡教师熊兴安无故遭乡税收员、东岭村支书谢某殴打,乡党委副书记在一旁不但不劝阻,反对熊进行推搡。朱国良闻讯哪管道路泥泞,半夜赶去了解。终于得到县纪检委支持,撤了谢某的职,责令其负担医疗费。并让乡党委副书记在全乡干部会上作检讨,向县委写出书面检查。
前年7月,太乙中学体育教师陈林被当地一工人殴打,经查是主管文教的副县长的儿子所为。对一些好心人的劝说,朱国良慢悠悠地说:“怕什么,工会主席不秉公办事,群众还要你干啥?”
他一边安排陈林住院,派人护理慰问,一边向县委领导反映,最后使打人者赔偿了护理费,受到行政处分。
类似这类问题,这几年长安县教育工会受理了31起。经过上下奔走,除两起正在调查外,29起得到了妥善处理。
三
长安县有2700多名民办教师,他们一边辛勤育人,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朱国良时时惦记着他们的疾苦。
1984年冬,老朱在走访时发现民办教师工资拖欠严重,朱国良多次向上级反映,并与教育局一起抽出14人,到全县7个区逐乡逐校落实,使2227人领到了拖欠的75万元报酬。
民办教师有的辛苦数十载,由于诸多限制,升级转正等待遇难落实。老朱深入了解,一份数千言内容翔实、事实准确的调查送到了上级决策部门。
杜陵乡小学教师关随学妻子死于车祸,孩子生病住院,生活无着落。老朱来到关老师家中做工作,随后又送去70元生活补助费,使这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汉子,重新挺起了胸。秋雨连绵,黄良中学教师辛鹏斌家房倒墙塌,老朱知道后,很快又去关照慰问,并代表工会送去了80元钱。仅这3年,教育工会、教育局先后拨出900多元钱。对93家困难户进行了救济,对150多个教工进行了慰问。
县上教育福利费不足,朱国良改“输血”为“造血”。从今年开始,他着手抓起了经济,由教育工会出资料、种子、技术,在崔家庄、申店等4个学校筹建生产基地,种植经济作物,并准备逐步推广,帮助教师脱贫致富。此外,一份与县勤工俭学办公室合编的《育才经济信息》,也问世了。
就这样,朱国良辛勤地为教工奔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