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铜川市消费者协会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狠抓化肥质量监督,坚持以质论价,维护农民利益。今年1至9月份已挽回经济损失近15万元。
近年来假冒低劣化肥屡禁不绝,农民吃尽苦头。为此,铜川市消费者协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首先对铜川市辖区内的三家化肥厂的产品进行检验监督。今年1至3季度,这三个厂家共生产化肥3020吨,经检验均达不到含磷标准,按以质论价原则,没收其非法收入5290元。其次,对调进化肥进行把关检验,对不合标准但有使用价值的以质论价,对不合格产品,通知封库,不准进入市场。耀县生产资料公司从外地购回劣质过磷酸钙1387.5吨,未经检验就销售。共获非法收入149574元。铜川市“消协”查获后,将这笔钱全部退给了农民。
市消费者协会和质检部门共同制订“化肥生产、销售合格证制度”,规定生产企业无合格证的产品不许出厂,经营部门无销售合格证的产品不得销售。此项制度已由市政府批准从9月施行。两个多月来,尚未发现生产经销假冒化肥,群众反映购买化肥时放心多了。
(王兰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