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于交能源、资金、原材料的影响,曾在全省出名的三原县乡镇企业目前处境十分艰难,债台高筑,总贷款达3400多万元。
一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超过了企业承受能力。企业在依靠自我消化来抵销涨价因素时出现负数。由于原材料的平均涨价幅度均是原价的3—4倍,因此企业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仅钢材、木材、白糖3项乡镇企业全年便多支成本费1265.5万元。以南关蓼花糖厂为例,该厂所用白糖,植物油、猪油、芝麻四项原材料涨价平均为104.01%,而产品提价幅度仅为42.8%,相差61.2个百分点。在对差额进行自我消化时,大多只能在管理费和车间经费上做文章,而这一部分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企业的利润逐渐减少。该厂1987年实现利润10万元,到1988年则下降为7万元。
一能源短缺企业不能开足马力。1987年和1988年每年因停电影响产值一个半月,每年伞县乡镇企业减少产值均为1800多万元。
一资金缺口大。现有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新上项目进退维谷。1987年以后,全县共上大小项目70个,其中停、缓建21个,目前已完成工程量75%和已竣工投产的共38个,现仍有49个项目的尾留工程因资金短缺,骑虎难下,处境十分艰难。当前新建企业固定资产投产资金缺口为600万元,流动资金缺口为2000万元。 (丁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