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情寄山水上下求索

——访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

2023年08月15日

薛顺安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遥望远方,山下是茫茫的草原.他是我亲爱的家乡

去年岁末,随海政歌舞团来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慰问演出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一亮相,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他那独特韵味的嗓音,奔放粗犷、抒屐悠长,充满了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眷恋之情.

演出完毕,我便赶到后台,与这位以《克拉玛依之歌》而风靡歌坛的著名歌唱家攀谈起来。

“山西阳泉是我的第二故乡。”谈起歌坛生进,年近花甲的吕老便想起山西山水的养育之恩。说到兴致处,他扬起臂膀轻声唱上几句,倾注了对太行山的依恋怀念.

“我就是我。”吕老说,在声乐表演艺术上,“越具有民间性、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青海花儿、四川,山西、河北、内蒙等地民歌,甚至京剧、秦腔等地方戏曲,他都涉猎,采撷,并经过百般琢磨和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演唱风格。《摘葡萄》,唱出了四川民歌的清丽脆亮:《打酸枣》体现了内蒙古人民的豁达、粗犷的性格;《羊倌的歌》具有碗碗腔的甜润;高亢明亮的青海花儿,催人潸然泪下……扎实的民族传统声乐功底和丰厚的民间音乐素质形成了他演唱风格的基调.在此基础上,他又不断地学习西洋古典音乐,学习西洋唱法.五十年代,他跟苏联声乐专家学习美声唱法,还大量地演唱了意大利等一些国外歌曲。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他将西洋的发声方法与中国人细腻的感情表达方式融为一炉,使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日臻完美.从五十年代曾轰动歌坛的《克拉玛依之歌》到六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羊倌的歌》、《水兵最爱什么花》等歌曲,都无不体现了中国声乐所具有的语言清析、感情细腻的韵味和西洋声乐具有的高亢、宏亮的表现风格。他转至海政歌舞团后,浩瀚的大海又赋予他宽阔的胸襟和豪放性格,演唱方法更加沉稳、凝重和充满深情.

40载上下求索,他曾为《南海风云》、《北斗》、《山丁冬》等20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了插曲、主题歌,多次在全国和全军文艺会演、调演中被评为优秀演员,所谓汗洒歌坛、誉享全国.如今,这位五十年代的老一代歌唱家,仍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活跃在舞台上.他说:“我现在的形象和服装都不及年轻人有魅力,可我力求从对作品的深邃地理解和揭示,来感染观众,产生共鸣。”

我们祝愿这位老歌唱家,情注山山水水,在歌唱艺术道路上永葆青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正月十五话元宵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2/18/0560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