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杂文随想录

2023年08月15日

赵发元

▲有人讲: “杂文的命运同党和人民的命运是完全分不开的。凡是党和国家处于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年代,杂文也就处于兴旺发达的状态;反之,杂文也就必然处于完全凋谢甚至一般地被认为是毒草的年代.”这话是对的,用以指解放后尤其正确。但杂文的兴旺与否和自由民主的程度并不成正比。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以北京和上海为主,刊物林立,作家蜂涌,杂文繁荣.出现了我国杂文的黄金时代。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茅盾、郁达夫……高峰叠起,群星灿烂。 相反,在解放区的延安,王实味则被杀了头,丁玲也遭批判和斗争。

▲能否这么说,杂文是在有点民主自由,但民主自由尚不充分健全下才可繁荣的。象“四人帮”法西斯统治时期,不允许有杂文,杂文家人人钳口,危在旦夕。但指望民主健全了,人人都能讲话了,似乎也就不需要杂文了.民主不够,需要杂文说话,有点民主,杂文才能“出笼”。

▲近两年来,杂文似乎活跃了。一些纯文学,纯理论的刊物放下架子,开始接纳杂文。所有的刊物都有了杂文栏目。(其实现代杂文的诞生和发展,完全有赖于新闻出版事业的出现和发展。时代发展节奏变快,要求一种迅速反映急剧变化的现实文体,杂文应运而生,首先发表于报纸和刊物)杂文征文比赛接二连三,且大多是有奖重奖。吉林省还推出新招,一周内,全省十家报纸十个专版联赛。《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小说家谌言,端木蕻良,诗人公刘等也挤了进来,兴致勃勃地加入“杂牌军”的行列。杂文作者队伍除新闻工作者、高校教师、职业作家外,一大批党政干部。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加入了进来,各级杂文也愈来愈多。我国杂文的第二高峰似将形成。

▲杂文的兴旺是由于民主化的加强,也是由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弊端的增多。正象人的肌体上有病菌,就有围剿病菌的白血球一样,社会痼疾、流行时弊和杂文相伴而生,不可调和。数以亿万计的读者是杂文的知音。人们的口味似乎变了,不再喜欢看那些编造的虚假的故事,也不愿听那些“啊!伟大呀!”之类的虚假抒情。想看一些直面人生的真话。对那些独具傲世之风骨,喻世之情愫的杂文力作,尤其青睐。其实真话就是亲友团聚,茶余饭后,那些出自每个人内心的个性化语言。杂文作家要留心生活,记录生活。倘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千万别写。人们也是不会相信的。

上篇:美昧苑中引异香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9/2/1989022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2/23/0561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