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日前,我省一共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扶贫基金会,筹集扶贫基金三百零一点五万元。据省总工会对四十个县和铁路、邮电、机械等六个产业工会的统计,用无息贷款扶持的二千零十无户贫困职工,已有百分之七十六点七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我省职工扶贫工作始于一九八六年初。当时许多家境困难的职工“回家皱眉头,上班没锄头”,思想上背着沉重的包袱。省总工全经对职工生活状况仔细调查后,决定首先披出三万元无息贷款,在延安,安康和商州三市试点,以后又两次拨出三十万元无息贷款,重点扶持陕北高原、秦巴山区三十七个县(市)生活困难的职工。
在扶贫工作中,各级工会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帮助扶持户选准选好生产经营项目。铁一局职工彭左延领到贷款不知干啥好,工会干部三次去他家帮助定项目,最后办起小吃摊点,收效很好。咸阳市礼泉赵镇水泥厂工会发动二十二个贫困职工种植树十万株,两年收入四点六八万元,户均收入二千二百多元。职工高兴地说,照这样闹下去,我们的贫帽子几年就甩掉了。
(李保民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