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编辑:
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不知为什么近来总是唉声叹气,遇到点小事就大动感情,对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容忍,整天不知他要干什么。我们却觉得他神经有些不正常,可他并没有受什么刺激。实在弄不清他这是怎么回事,特请教你们,不知能否给予答复。 白水吴欣
生活中有的人郁郁寡欢,无精打采,情绪消沉而无生气,面容憔悴、困倦,说话声音有气无力,遇事退缩,难于决断,甚至悲伤、失助。即使是偶而嫣然一笑,但在欢乐的面具下却隐藏着哀伤;也有的人激动、呻吟,情绪波动多变,遇小事也勃然大怒,转辗不安、坐立不停,徘徊于斗室手足无措,甚至无休止地惶惶不可终日,仿佛有厄运在等待他。人们习惯上把这些表现称谓“情绪不好”。这些“情绪不好”的人也不会为此而有求医的动机,直至这些人出现了自杀的行为,如上吊。服毒、投井、触电等,周围人还认为是“气出来的。”
上述两种情绪状态,精神医学视为变态情绪,分别为忧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心理检查可能会发现以下情形:①出现变态情绪之前可能遭遇过某些生活事件,如离婚、配偶死亡、失恋、经济损失、天灾人祸、邻里或同事间矛盾、婆媳争吵等;②平素有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无病呻吟、孤独、悲观、生不逢时感等个性特点;③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④社会职能的削弱;⑤有厌食、体重减轻、便秘、失眠、头痛、性欲减退等多种躯体不适感;⑥反复的自杀意念;⑦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均超过50分。最终故诊断为抑郁症。
实际上,我们精神科医师临床所碰到的抑郁症病人,几乎全都是伴有躯体症状的这部分人,病人也是为这些躯体症状才来求诊,但往往是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瘟”而求治于综合医院,相当长时间后才转诊精神科。那些单纯以情绪障碍为主的焦虑及抑郁性疾患还没有找到求医的正门—精神科。更糟的是一般人还不认为“情绪不好”也是一种病。八十年代精神医学采用心理疏导、三环抗抑郁药、行为疗法、电针、生物反馈疗法等己完全能治愈这组心理疾病。朋友,如果你“情绪不好”,请赶快求诊于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医师,他们定能解除你的变态情绪。
江苏张家港市康乐医院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