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难买我情愿
西铁公安分局白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黄土地上长大的秦人,没有不爱秦腔的。你可千万不敢小看了秦腔,“以木为节”,“击瓷叩击,弹筝搏髀”,的先秦秦声,就是咱秦腔板腔体主旋律的雏形哩。国人若想研究戏剧,非到西北来不可;世界人想要研究中国戏剧,非到西安来不可。“我们国家各种戏剧的起发点,都是来自陕西。”早年的国剧研究家齐如山就说过这样的话。
年轻时节,星期天要找我,不定在哪个剧场里泡着哩。刘毓中以腔带字的《三滴血》。刘易平字正腔圆的《辕门斩子》,任哲中鼻腔共鸣的《周仁回府》,各人台后一张腔,咱就知道是谁的音儿。《甘露寺》里张建民扮乔玄,绝活就在《荐婿》那段道白。台上一句掷地作声金石响,台下轰然雷呜掌。一出说、唱、做、打俱佳的戏,能使我恍身其间,美不胜收。我特别爱看李爱琴的戏,她无论扮演风度翩翩小生,还是饰庄重大方的须生,均调中有句,句中有字,字中有音,音中有态,手无废音,足不徒跗,一场戏看罢,真象热伏天吃西瓜一样解馋呢。
“高台教化人”。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两个孩子成了标准秦腔迷自不待说,连南方籍的老伴也迷上了秦腔。家里录音机放的是秦腔,乘凉晚会看的是秦腔,到星期五晚上省电视台播放秦腔,咱家的舆论从来一致:看秦腔!一家人边看边品咂边评论,俨然一个个秦腔专家。戏演到动情处,一家人也唏溜唏溜地,你也许奇怪,台上演戏台下流泪,这不是替古人担忧?我说,一个人一个脾气,一个地里一个胡基。有钱难买人情愿,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