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岩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洛克,为了研究环境影响的限度,把一个生下七个半月的雌黑猩猩带回家中,把它与自己的十个月的儿子一起抚养。婴孩名叫唐纳德,小猩猩取名叫古阿。凯洛克教授夫妇对这两个小家伙一样疼爱、一样教育。穿衣着鞋,床铺餐具全部一样。总之,就象父母对待两个双胞眙那样爱抚和关心。一个月后,小猩猩古阿对唐纳德十分友爱,吻他的手,抚摸他的头和身体,在小唐纳德玩耍遇到危险时,小猩猩古阿总要竭力去保护,后来,他们在一起吃饭、游戏,正象两个小孩在一块一样。古阿学会了直立行走,用杯子喝水,用盘子吃饭,还能用铅笔在纸上乱画。在开门、开电灯等方面,小古阿胜过了唐纳德,因为它手脚灵巧,而且能跳起来。但是在语言、智力方面,小古阿远远不如唐纳德。小猩猩古阿经过十六个月的训练,只学会了几十个简单的单词,如“不要那样”、“抱唐纳德”、“你的鼻子”等,这时,两个小家伙终于分手了。小猩猩古阿被送进了动物园。尽管教授夫妇在教育方法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小古阿最终只不过象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小孩,实践证明,动物,即使是类人猿,尽管自幼在人类环境中生活,也是无法达到人的的智力水平的,因为遗传的因素是不能超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