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第三十七计

2023年08月16日

高时阔

兵家相争之道,古有“三十六计”,其中既有制敌的妙诀,也有避敌的高招。而那个见势不妙回马便“走”之计被称为“上计”,足见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全自已是相当重要的。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若是象马谡那样,虽然从强敌包围下“走”脱,但因其指挥失误,终究还是被诸葛亮砍了脑袋。由是观之,打败仗便“走”还算不得“上计”。败了之后,要能编造一套理由证明自己虽败犹荣,或者至少是败而无错,败而不耻,从而逃脱惩罚,这才是真正的“上计”。笔者于“兵法”是外行,权且你这种“败而有理”之计为“第三十七计”。

如今精通“第三十七计”者大有人在。记得“四人帮”刚倒台那阵,有的人明明是自己管内工作失误,但只要往“四人帮”身上(包括其“流毒”和“影响”)一推便可了帐;这以后有人又把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种种弊端统统归到“初级阶段”名下,于是“大锅饭”难破,“铁交持”难砸;再以后,物价飞涨、“官倒”猖獗,理由更是堂而皇之——“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近来,治理整顿,肃贪倡廉,各地陆续查出一些经济大案,有些责任者竟也能找出理由:前任总书记领错了路,责任不在下边。呜呼!“第三十七计”真是用活了!

马谡呀马谡,汝自称“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不知“三十六计”之外尚有“第三十七计”乎?街亭一役,汝虽有失误,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当“交学费”便了,况且,敌众汝寡,助手王平武艺平平,丞相身边空虚,将士必存后顾之忧、如此等等,俱可成为战场失利的理由。参军何不据理力争 倘若孔明先生硬要按军法行事,汝不妨将他一军:哼!站着说话不腰疼。丞相你去真刀真枪地打一仗给俺瞧瞧!”

然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引咎自眨,毕竟是古代严明执法的范例,向为后人所称道。看来,公道自在人心。打了败仗,本当受责,因指挥失误而吃败仗,更得重罚。治军如此,治国亦应如此。

高夫子断言:“第三十七计,鬼计也!”

上篇:藏书法瑰宝传后世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12/07/0606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