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12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藏书法瑰宝传后世 第三十七计 图片新闻 浅谈篆刻艺术的起源 国宝“丹丹”喜添贵子 川 味 的 性 格 图片新闻 雄伟的山河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藏书法瑰宝传后世

郝粉霞

走进周飘声的当代书法家庭收藏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满眼书法,墨香四溢。墙壁上悬挂的是正装裱的书法作品,十几个木箱装是裱好的书法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舒同、郭沫若、于右任、茹欲立、温友言、谢德萍等书画大师的力作。这儿收集了全国29个省币、十多个民族及港澳、日本等书法名家的作品一千多幅。三年多来,离休干部周飘声,几乎把他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这里。

周飘声是1948年参加革命的,酷爱书法,因病从三原县五号信箱离休后,他结识了钟明善、茹士安等众多书法家,在同书法家交往的过程中,他对祖国的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决心晚年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书法做一点有益的事。于是,1986年春,利用自己收集的书法佳作,在居室办起了第一个家庭收藏馆。

全家人都支持他这一工作,老伴康风杰帮助他收发、装裱,湖北老家的孙女也赶来帮忙。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从经济上大力支持,他的兄长、侄子都是农民,听到他办书法收藏馆的消息,立即从老家寄来了1700多元;他节衣缩食,工资除过吃穿几乎全部用在了收藏书法上。几年来,亲朋赞助,加上他多年的积蓄和工资,他给收藏馆投资了三万多元。

有些人猜他收藏书法是为了赚钱,他却说:“我什么也不图,只是想在晚年为中国书法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可谓“集翰墨精英餐今人,藏书法瑰宝传后世”。

最近一两年,他收藏的书法作品先后在陕西三原、山东等地进行了四次共28天的义务公展,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他因此也获得海内外知名人士的赞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