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保健工艺品的拓荒者

——记省二纺医院医师杨建民

2023年08月21日

笔者早就听说过杨建民的传闻。他在保健型工艺品方面研制成功了十项技术成果,其中“卫生保健结婚纪念盒”、“卫生保健婴儿出生纪念盒”两项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专利信息、陕西日报等多家报刊都曾作过介绍。全国40多家单位纷纷来人来函找其协商转让与联办事宜。

在省二纺医院急诊科休息室里,杨大夫热情地接待了笔者。在再三要求下,他谈起了自己在事业上的酸甜苦辣。

用杨大夫的话说,他是一个不幸的幸运者。1964年,因家庭的问题,未能进入大学。他有过苦恼,有过困惑,然而他不甘沉沦。1966年,他毅然参加了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漫长的学医生涯。

参加工作后,凭着他对医学的执著追求,曾两次到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进修学习,又上了四年中医函大,取得了大专文凭。

在医疗实践中他是一个事业的强者,曾在西安、延安等五六个地方拜十余名老中医为师,集众家之长为一身。为了探索创新,他收集中外秘方、验方5000余例。正是这样,1978年他33岁时就被邀请参加了省名老中医座谈会。

从1982年起,他把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和工艺美术品结合起来,开拓出保健型工艺品这一绿洲。他研制的产品,既能防病健身,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产品可集数种功能为一体,可谓构思精巧,慧心独俱。

在试验药效的过程中,杨建民夫妇节衣缩食,自费购买药品,利用休息时加工配制,并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区别不同的环境、病种、季节、人员及用药比例,努力选择最佳配方,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筛选组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在1988年初取得了成功。为了做样品,他和妻子曾20多次去西安选料。经过试验——试销——完善的过程,终于使他们的保健型工艺品逐渐成熟,并取得了两项国家专利。然而在这汗水流淌的8年里,除付出大量心血外,他还耗资7000余元。

杨大夫这套产品,集宣传教育、卫生保健、装饰美化、人文纪念为一体,合则成套,分则成件,都能自成系列。他精心制做的“卫生保健结婚纪念盒”、“卫生保健婴儿出生纪念盒”、“保健型离退休纪念包”,除装有不同内容的保健用品、纪念卡外,还装有不同内容的小册子,分别宣传计划生育知识、科学育儿知识、老年保健秘诀,并附有青年夫妇常用灵验便方、婴幼儿常用灵验便方、老年人常用灵验便方等。这是他20多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啊!

1988年底这些产品一问世,便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在陕西省召开的一次计划生育宣传用品评比会上,各地参观者十分赞赏。1989年初,咸阳市计生委和省第二纺织医院联合发文在咸阳市推广使用。

为了推广杨大夫的十项研究成果,省二纺医院于去年初成立了卫生保健工艺制品厂。现生产的技术产品之一“卫生避瘟香囊”一问世就供不应求。

杨大夫醉心于祖国的医学事业,而从不为金钱所动心。他说:“我志在医而不在商,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我为之奋斗了近30年的事业。”难怪当有人高薪高待遇聘请杨大夫改行去给他们办厂时被婉言拒绝。1988年底有一外地客户开口就愿出10万元买杨大夫的专利,他再三考虑还是没答应。杨大夫说:“钱乃身外之物,多少算够?我只想用我的一技之长,为生我养我的地方做点贡献。”

(张治国 严化民)

上篇:部队英雄可否享受产业劳模待遇?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8/1990081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8/11/0652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