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峰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我们听到不少长白山的趣谈。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天池“怪兽”。其最早记载于《奉天通志》,已有百年历史。自60年代以来,时有出现。1981年9月,《新观察》杂志记者还拍到唯一的张照片,其形如狗,长数米嘴长如鸭,有棕色长毛。同年,据朝鲜通讯社报道,他们考察团所发现的“怪兽”是一种棕熊。尽管如此,天池“怪兽”使人不得不同著名的尼斯湖“怪物”之谜联系起来。
于是,探寻“怪兽”成为我们登长白山的精神支柱之一,尽管这仅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但时值秋八月,是“怪兽”出没的季节,也许,我们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就在长白天池吧。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大门,沿路便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红松、云杉、白桦、黄菠萝……组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
到了岳桦楼,便进入了一个白色的世界,这里地势已高,只剩下耐寒的白桦,撑起绿色云。我们沿路而上,一股硫磺味飘然而来,只见几十股泉眼,喷涌着热气蒸腾的泉水,把个硕大的石坡,烧成了铁锈色,温泉的最高水温达80多度,难怪几位刚下山的游人正蹲在泉眼旁,煮熬着生鸡蛋,看来这些游人已早有准备,来享受这大自然的妙趣。随着轰然作响的水声,长白瀑布已挂在眼前,两股流水铺展开来,从悬崖峭间直泻谷底,响声如雷,激起白雾茫茫,水天相接,翻涌的浪花飞流直下,在莽莽林海中展开一条白色的玉带,这壮观的气势,挟着习习冷风扑面而来。此刻,时近黄昏,山光林影已隐入苍苍的暮霭之中。
这晚,我们住在松板房里,倾听着山风送来的阵阵林涛和哗哗的流水声,度过了一个别有情趣的长白秋夜。
次日清晨,我们顶着冷风,绕过瀑布,攀上山顶,只见堆堆白雪还躺在背阴的山崖下,看来是终年不化。几位南方来的朋友,欢笑着打起雪仗,尽情地领略着这北国情趣。可是,寒冷也随着袭来,使人感到如同冬日。
天池藏在茫茫浓雾中,天地间迷蒙一片,脚边的湖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我们耐心静候,唯恐吵醒了熟睡的天池。不!天池从来就没有熟睡,这座年轻的活火山,最晚一次喷发,距今还不到三百年。所以,它保存了完整的火山地貌,是一座难得的火山博物馆,有很高的地质研究价值。
渐渐地温暖的太阳,轻轻地拨开纱幔,天池象害羞的少女,款款地露出它美丽的姿容,它镶嵌在16座白色的山峰怀抱,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的湖水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石子,山峦峰影倒映水中,湖光山色碧波粼粼。我伫立湖边,多想让这明净的湖水洗涤我的身心。
然而,由于高寒所至,这二十多亿立方米水源,都不生鱼类,可谓天池一憾,这无穷无尽的水除了自然降雨外,全靠地下泉眼。松花江的源头,就在这火山的母腹之中。
天池虽分属于中朝两国,但却一览无余,这坦诚的长白天池,哪里有一丝“怪兽”的踪迹,我不觉好笑,人为什么总被那些奇闻怪事所牵引呢?长白山本身,不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