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沙海奇路

2023年08月21日

宏远

沙海,有一条神奇的路,已没有坚实的路基,没有砾石的路面,只有压着沙子的柴草,可南来北往的车辆却能在它上面顺利通过。它就是在陕西路史中也占一席领地的——“柴草路。”

柴草路,它位于“210”国道陕西与内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里,全长28公里,隶属陕西省榆林市公路段。

早在1955年冬,为畅通南北交通,加强蒙汉交流,数百民工在沙漠里移沙填海,奋战了50多个昼夜,开辟了这条简易公路。然而,保守的沙海怎么甘心这种变革,怎能甘心让出自己的领地。于是,它抖威了:狂风、飞沙,轮番进攻。刚刚一年,就把路撕咬、挤占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使南北交通如梗在喉,时断时通,旅客怨声载道。交通部门横下了一条心,全区仅有的21名路工从四面八方奉命集结沙海,人与沙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争夺战。

沙风,还是那样地狠。刚补好的路不到两天就面貌依旧;沙粒,还是那样地顽皮。今天铲去的地方,明天照样住下“新客”。但是,陕北的汉子性格倔强,他们豁出去了,不把路养好,决不回家。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起早摸黑地干。饥了,一把炒米;渴了,一掬沙泉水;累了,头枕黄沙笑蓝天。任沙风挫糙了皮肤,任烈日烤焦了面孔。铲沙、铲沙。虽然每天工作机械单一,但是,在这重复的动作中,他们也产生了萌念,有了发现,有了创造。沙海石缺,有灌草。沙下压草当路基,草上压沙做路面,路旁种草植灌挡风沙。

一次、二次……

沙风终于力乏了,沙粒只好却步了。一条神奇的公路诞生了。虽然它没有平整度可言,车行上面犹如波涛泛舟;虽然它没有“等级”观念,一切随遇而安;可它毕竟畅通了南北。当路工们送它个“柴草路”的名字后,它便从此名扬陕西公路,着实光彩了一阵子。公路段的领导把它当作“核武器”,经常在同行中炫耀:“你们有的,我们也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

柴草路不怕风雨,却最忌星火。“文革”那阵子,一个烟头在风的鼓惑下,竟使数公里路化为灰烬。于是乎:“路被火烧了”,成了一时怪闻。也就是打这时起,路工们又多了一个“义务消防员”的头衔。

三十五年过去了,老一代路工退下来,新一代路工顶上去。割草、铺柴、压沙,默默地把青春铺洒在沙海里。望着急驰的车辆,他们笑了,笑得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憨厚,那样的淳朴。但是,在那笑声里似乎也蕴函着一种盼望和企求。

在毛乌素沙海里有一条神奇的路,它是养路工业绩的丰碑。

上篇:登四川青城山
下篇:秦俑的写实艺术(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1/08/0668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