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厚明 王秀莲
体温一般是指肌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可以不因外界气温和身体本身活动而显著改变。体内的一切代谢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体温升高代谢速率加快;体温降低,代谢减慢。人们往往对发热重视而不注意低体温。其实体温过低更应引起重视,尤其是老年人。一般来说,老年人体温在二十四小时内均在三十六度以下时即可考虑低体温,此时病人会自诉很冷,但当体温低于三十五度以下时,病人反而无寒冷感觉。引起老年人低体温常见有下列原因:一、各种传染病,严重感染,高热后突然体温低下,也可能是全身衰竭到不能维持肌体最基本的代谢,将会导致生命的终止。二、大出血,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低下等。三、吩噻嗪类和氯丙嗪等药物反应等。以上均有四肢发凉,面部肿胀,肌肉僵硬,说话断续,呼吸弱,脉搏慢等特点。发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去医院诊治。还有一种生理能量不足、营养差的老人体温也常低下,少气懒言,可给于营养调理,适当活动,保温后即可恢复。因寒冷因素所致的老年性低体温,可立即进餐或口服热糖开水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