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除夕诗话

2023年08月21日

陈木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除夕,古时别称除夜、除日、岁除、岁夕、岁夜、逐除、大除、大尽、大节夜等,是我国人民十分看重的日子,也是历代诗人爱写的传统题材。

《全唐诗》记载这样一个趣闻,唐开元初诗人史青上书明皇,自称善作诗,说:“子建(曹植)七步(成诗),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玄宗帝想,光听你吹不行,得当面试试。于是大年三十夜召见史青,以“除夕”为题命其作诗一首。果然脱口成篇,获得奖赏。史青五步成诗,一时传为佳话。其《应诏赋得除夜》诗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这首现炒现卖、冒着热气的诗,道出了星移斗转、寒尽春回的情景。

南宋的姜夔也写过类似的诗。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人们一面和旧年依依惜别,一面又满怀欣喜去迎接新岁。欢乐的时刻,唯恐它太短,“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尚颜《除夕》)。鱼灯龙烛,处处生辉,变夜为昼;兽头炉中,炭火正旺,温暖如春。你可以煮饺烹茶,也可以火锅涮羊肉,但绝对不能无酒。“但把穷愁情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东坡《除夕野宿常州城》)。饮酒可添欢乐气氛,但请君切莫过量。除夕饮酒,合家欢聚,长幼同堂,还得讲究一点礼节。唐大诗人白居易在《三年除夜》诗中说:“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晚辈排成行,依次向长者敬酒;称觞举寿,饮饮如也。这个古老的习俗,说明我们有敬老的优良传统。

旅居在外的游子如何度除夕?且看明代诗人袁凯的《客中除夜》:“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额岁年长”。为客已久,除夕之夜,竟忘了“今夕为何夕”,看见他乡之人欢度除夕,不免牵动乡思情,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添一番情趣和韵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新春佳节话水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1/2/199102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02/14/06865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