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林觉民舍妻赴义

2023年08月25日

金瑞麟

纵观古今,大凡英雄豪杰在舍生取义之时,或有书信,多是荡气回肠的慷慨之辞。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一纸《与妻书》,写得柔情寸断,催人泪下,堪称千古绝唱。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人。在求学期间,他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又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后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人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他准备回福建起义响应。到香港后,总指挥黄兴留林觉民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福州,召集在福州的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在福州西郊西禅寺制造炸药。为避开清政府的耳目,林觉民原计划让其妻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仪式,把炸药置于棺木运至广州。因陈意映怀孕已八个月,难受长途颠簸,故另换方声洞之妹方声璧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时,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起义。当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人两广总督衙门后堂时,方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退出东辕门时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清兵遭遇。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壮烈牺牲。林觉民不幸中弹负伤,力尽被俘。在清朝官吏审讯时,林觉民怒斥清廷昏庸反动,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因陈意映的父亲在广州工作,起义一失败即派人回福州报讯,故待清廷公文至福州之前,林觉民的家属已安全迁往他处。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里塞进一小包东西。翌日晨,陈意映方发现是林觉民写的书信。原来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即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其父,一封给其妻。林觉民与其妻意映一向恩爱无比,然为了“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烈士“忍舍汝而死”,开导其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然又唯恐其妻“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于起义前含悲忍痛,写此书信。正是由于烈士在感情上有此苦衷,“至爱汝”,又须“忍舍汝而死”,方“泪珠和笔墨齐下”,每忆及夫妻恩爱,并肩携手,低低切切时,柔情似水,巾短情长。然知妻者莫如其夫。虽然烈士再三再四劝慰其妻“汝其勿悲”,仍知其妻“必不能禁失吾之悲”,故于遗书之尾告慰其妻:“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献身革命的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上篇:没有了
下篇:开会 开胃及倒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05/02/0698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