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安市灞桥区出席全国、省、市、区级人大的26名人民代表,五年前呼吁“西安纺织城的市政建设不能再拖了”。如今,灞桥区委、区政府已用事实做出了答复,群众关心的道路、排污、排洪、倾倒垃圾等生活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纺织城建于50年代,经过30多个春秋,这里已发展成为轻纺、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等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原有的道路、防、排洪渠道、园林绿化等市政建设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广大群众呼声很高。由于历史的原因,纺织城市政建设薄弱,欠账太多。根据人民代表的呼吁,灞桥区委、区政府主动协调驻地各受益单位,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集资2400万元,先后拓宽纺南路,新建和修复新医路、纺东街等8条长约1.2万多米的道路,新修和修复排污管道和排洪渠道8500多米,使纺织城地区的总排污、排洪管道与地区内各厂矿、企业的支管道互相衔接、贯通。同时区上投资140万元,修建了一个可使用20年的唐家寨垃圾掩埋场,还新修建8座公厕,解决了纺织城地区日产垃圾50余吨的倾倒和群众入厕难的矛盾。
与此同时,灞桥区还发动驻地单位,自己动手绿化、美化纺织城,先后种植乔木、灌木58万多株,绿篱1万多平方米、花坛830多个,还建成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的三个住宅小区,解决了2000多户职工家属的住房问题。
今年,灞桥区委、区政府还将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一座高标准的幼儿院,解决儿童入托难的问题。
(姚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