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秦陵出土的印章

2023年08月25日

张文立

印章是一种信物。后汉范晔说:夏商以后,“俗化雕文,诈伪新兴,始有玺印,以检奸萌”。这是说要用印鉴来作为凭信,以避免伪装假冒。印,也称玺。秦以前,凡印章都可称玺。秦始皇帝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才称玺。始皇帝的印叫“皇帝信玺”。官称印,老百姓称章,以区分等级贵贱,一直流传下来。

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印章有多种,达几百件,还不算用刀子刻在器物上的刻铭题记。秦陵东外城的陪葬墓中出土二枚铜印章。它们的形状同现在的私人名章没有什么区别。高1厘米,长宽1.4厘米左右,只是比现在的私章短一些。一方上刻“荣禄”二字,一方上刻“阴嫒”二字。字形秀劲有力。这是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个人史无记录。

印的质料,有金印、铜印、陶印、玉印,以各人的地位决定。封印的方法是把印盖在文书、信件的封泥上,这种方法同现在的铅封相似。秦陵出土的印章,多盖在工匠们为秦始皇帝制作的陪葬的陶器上,有的在陶俑、陶马身上,有的在砖瓦上,有的在陶盆、陶缸上。古代有个规定,叫“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就是工匠在自己的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上级以此来考察工匠的责任心。这很有点岗位责任制的味道。

从秦陵已发现的印章看,形状有方形、矩形、圆形、梯形,字体有隶书、小篆;刀法有阴文,阳文;字形有粗犷、娟秀;字数有一字有数字;大小有一厘米左右,也有三四厘米见方的,形式有的有边线、界格,有的没有,总之,各随其意。印章上的名字,有的是仅刻人名、所隶属的官府名的,有的既刻官府名,又刻人名;有的或刻地名,或将人名、地名都刻上的,也不一律。

这些印章的印文,当时是为了应付检查,分清责任。现在则留给我们丰富的研究资料。它们的价值在于,一是书法上的审美价值。刻文有篆有隶,有阴有阳,字形多姿,美不胜收;二是在中国印章史上又是一个时期弥足珍贵的资料;三是它无形中留下了七十多万修秦陵的人中的一部分工人的名字。虽然已发现的名字仅有约万分之一,但它们是创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们中的一部分,补充和丰富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史实。

上篇:卖“猪仔”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1/7/1991071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07/18/0710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