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漫话秦王剑

2023年08月25日

张文立

剑,俗名称宝剑,历来是中国武士的象征,即使是女士,也以佩剑为风流雅事。在古代,男子佩剑,也表示成年了。︽史记︾记赢政十三岁时即秦王位,九年,“主冠,带剑”。算是成年男子了,从此才开始亲政,干出以后的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一柄长剑随身,也便成了始皇帝的基本形象。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也多亏了这柄长剑,才救了他的命。据说,秦始皇帝很喜欢剑,他曾经让人给他打造了两柄剑,并在剑上刻了两个字,名曰“定秦”。一柄随身佩带,一柄埋在观台下。现在,秦皇所佩的剑已随身带入秦陵,而埋在观台下的剑至今未出土,所以谁也没有看到这两柄剑的实物。

不睹名人剑,至今为遗憾。所幸的是,在秦兵马俑坑中,目前出土了秦代的剑,使我们对秦皇的剑可知道个八九不离十。秦俑坑中出土的数以万计的秦代兵器中,有完整的秦代青铜剑十七柄,其长度为九十厘米以上,最长的长达九十四点八厘米,最短的也有八十一厘米。可见,俗谓“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是没有根据的。出土的铜剑在铸造成形以后,都经过锉磨、抛光等工艺处理,磨纹细密,纹路平行,其光洁度达到花九至十。青铜剑的铜、锡比例为三比一。经过测试,其洛氏硬度为HRG二十二至二十四度。剑的表面光洁锃亮,呈青灰色。经过各种手段检测,发现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厚约十至十五微米的含铬化物氧化层。含铬量为百分之零点八七至百分之二点二三,而内部不含铬。很明显是经过铬盐氧化处理的,目的在于防锈。用同一方法处理兵器使之防锈的办法,在河北满城汉墓中也有发现,可见不是偶然现象。秦人的这一工艺过程,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我国古代重伦理而轻科技,致使许多重要科技资料失于保存。秦剑含铬之谜,也就很难索解了。不过,我们清楚地知道,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方才有了镀铬技术的专利。这当然是现代科技方法了。

秦剑及其他青铜兵器防锈性能好,所以至今仍闪耀着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光芒。由这些出土的青铜剑,也可以想到酣睡在秦陵中的始皇帝的“定秦剑”一定更为精致和豪华。如果将来发掘了秦陵,秦皇剑出土,将会更有一番大的轰动。大家拭目以待吧。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冬令话火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1/12/199112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12/05/0733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