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
黑李逵和莽张飞,不是一山人马,更非一朝之臣,但二人有一共性:暴躁刚烈。且动辄都爱冒一句:“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杨子荣打虎上山,骗得威虎山第九把交椅,当座山雕疑其不信时,也曾拿派,动用过此招。凡事不遂愿,便撂挑子走人,此举令人谓之“跳槽”,而“跳槽”时下在一些单位颇时兴。
观今人跳槽之动机,可谓五花八门:有些是为钱所累,想另攀高枝;有些是为困境所惑,想金蝉蜕壳;有些是不满现状,欲重辟用武之地。再看跳槽的方式,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热衷于找门子,走关系的;有等靠上级婆婆调换乌纱帽的;也有的是靠本事吃饭,通过社会招聘、招考之类途径的。
本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乃世象常态,无可厚非。且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人尽其能和事业兴旺,但一些不合理的“跳槽”却会招致不良效应。或助长不正之风,影响人心稳定;或抽掉企业大梁,致使人才匮缺。尤其是经济调整、企业暂时困难之时,“跳槽”现象不可等闲视之。对于“跳槽”,一些领导也多有难言之隐。“娘要嫁人鸟要飞”,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你不同意吧,就可能得罪人,不知哪天早晨醒来,床前就会摆上一双小鞋叫你消受。有时也觉人满为患。走一个张口吃饭的,倒也少一份开支,于是睁只眼闭只眼,顺水推舟。而其它一些情况,则是怕误人前程,良心不忍,便高抬贵手,忍痛割爱,以求兴喜积德。这种种考虑,确实值得同情,但若摒弃私念和人情,从一个公字出发,又觉不宜提倡。且话说回来,一个单位如果工作出色,前景可人,凝聚力强的话,“老九”是不会走的。即使走了,也会“人在曹营心在汉”,有朝一日还会重返山寨。更何况,“家有梧桐树,何虑凤凰不至?”对那些靠关系、走门子的“跳槽”君子,大可不必吝惜;那些临阵败逃,丢一个烂摊子还看别人笑话的“好汉”,亦毋需强留;而真正的千里马,纵使捐弃千金,踏破铁鞋也当穷追不舍的。但要切记:识马固然重要,而留人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