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大雪后的延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下午5点30分,数百万老区人民翘首盼望了近20年的火车终于开到了延安城。霎时,宝塔山咧嘴笑了,延河水哗哗地欢唱了,延安火车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成了欢腾的海洋。
专程从北京赶来祝贺的铁道部部长李森茂感慨地说:“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八周年的日子里,火车开进了延安城,它不仅是对一位伟人的最好纪念,也将载人中国铁路建设的光荣史册。西延铁路是铁道部门和地方联合建设、团结协作的一曲凯歌。”
延安地委书记遆靠山兴奋异常:“怎么能不激动呢?随着铁龙的一吼,腾飞的不只是延安而是整个陕北啊!它将为老区建设翻开光辉的一页”。
铁一局担任铺设最后一段铁轨任务的现场指挥高玉显满面春风格外精神。他指着妆扮一新的铺轨机对记者说:“瞧它象不象新娘子,为了她的出嫁可真是不容易呀。整整19年了,西延线二次下马三次上马。我修了一辈子路,修的路大大小小20多条,都是越修离家越远。而这一次是给自己家门口修路,这怎能不叫人激动?”
铁一局职工对延安老区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局的不少老干部是陕北老红军,许多职工就是陕北人。因此,职工们视西延铁路为家乡路、幸福路。为早日修通它,全线职工流汗流血,近几年不但拿不到奖金,甚至不能按时领到工资,但大家的干劲始终不减。为什么呢?铁一局局长郝光隆道:“是报答,职工们都有一种报答心理,报答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在崭新的内燃机车前,来自南泥湾王拓庄的一位老大爷花钱请人拍了一张“啥时想看都能看”的照片后才满意。他说:“活了64岁,尔格头一回见火车怎能不稀罕?昨天我就跑了近百里路看过一回了,没看够,今格又来了。”
天已黑严实了,但人们仍聚在火车,旁不愿离去——他们的心里好热啊,随着火车的开进来,他们将更快地拥有一个富饶的陕北,过上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柳青
上图为到延安的最后一节铁轨接通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