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深圳刮起“西北风”

2023年09月01日

这,原本是海。一阵轰山的雷霆,山融进海,海拥抱山。深圳妈湾,这个繁华城市的僻静港湾,顿时沸腾了!原来在这要建设一座占地30.4万M2,总装机1800MW的大型火电站!

在鼎沸的人声中,不时杂伴着热耳的“老陕”话。噢,这有一支来自西北的队伍——西北电建一公司。他们硬是凭着火辣辣的办电热情,竞争过了同行,征服了“上帝”,承揽了妈湾电厂一期工程2台30万千瓦机组安装任务,跻身弄潮儿的前沿。

在深圳工程的工期表上,1992年1月1日主厂房混凝土浇灌,4月15日钢架开吊。1993年6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4年3月第二台机组投产。计算一下,从土建开工到一号机发电仅有19个月,这比额定工期33个月缩短近一半!这是前所未有的国内同类机组第一短工程,求电心切的深圳“咬”得可真紧啊!

4月7日下午,运送钢架设备的货船终于靠了妈湾港。可这时,离一号炉柱基础移交土建的工期只剩54小时了。况且,天正下着大雨,急等安装的33块柱底板压在舱内1200吨设备中。若不赶紧卸运,势必影响柱基础的二次灌浆和保养,影响“4·15”钢架开吊。时间不等人,干!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一公司人冒雨赶赴码头,一种特有的精神在雨夜中闪光:一个通宵,他们卸下了1000多吨设备,查找出33块柱底板,赶在黎明把设备运到了工地。第二天,钢架工一鼓作气将33块柱底板——吊装到位。天空中一阵风、一阵雨,可是工人们全然不顾,划线、测量、找正,做得一丝不苟,质量完全合格。为了避免因工作中断而出偏差,他们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坚持把手中的活干完,才去吃早已送到现场的午饭。就这样,从卸船到找正预埋完,仅用48小时,保质保量交付土建,为“4·15”钢架开吊夺回了时间。

4月14日,钢架第一钩提前开吊了。这座不断“长”高的铁厦一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锅炉设计标高为68M,炉顶大板梁跨度21M,149吨重的锅炉大汽包就位在58M。“7.15”汽包就位形象与锅炉钢结构共2649吨的吊装工作量,就是西北电建一公司要打的第一仗。

夏日早到的深圳,五月份就开始燥热起来。烈日刺得人皮肤发痛,晒得女工脸上泛起了黑斑。条件越恶劣,工作越艰苦,危险性也越大。随着钢架吊装的升高,在几十米高空作业,工人们每天干得大汗淋淋一点也不夸张。遇上刮风下雨,更是难上加难,工人们从雨衣湿到内衣,说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当笔者冒雨爬上锅炉钢架采访他们时,只见小伙子们湿裤腿挽到了大腿上,跨在钢梁上施工。被叫转头来,往日里那总是支楞着不肯顺受的硬发,这时已乖乖地贴在了额头上,“引导”着安全帽沿的水珠往下淌,而小伙仍递给镜头一个笑脸……在钢架第四段结束那天,工人们跟老天爷摽上了劲,雨大下,人大干,一定要吊完才肯走,弄得工地主任赶忙去联系食堂给送饭。7月9日大板梁封顶,7月15日汽包就位。西电一公司人以心血和热汗,建起了深圳工程的第一座里程碑!

难怪深圳市府和有关单位的领导,目睹了壮观的汽包吊装之后,称谓“开了眼界”,正中了原籍是陕西临潼的深圳市副市长朱悦宁,为“乡党”道出的那句话:西北电建要在深圳刮起一股“西北风”。 (胡禹)

上篇:不要误解《条例》
下篇:华山发现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2/11/1992112801-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11/28/0883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